“刚哥”大名叫李建刚,已至知天命之年,现在是商洛公路管理局商南公路段段长。先后干过道工,做过路政员,还当过治超站站长。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始终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把自己辛勤的汗水洒在公路的每一个角落。 “刚哥”参加工作较早,1980年,17岁的他被公路部门招工,当了一名养路工。当时养护的312国道,还叫长坪路,每天要扫1公里路,清理1公里水沟,出现塌方了,还得和开翻斗车的师傅换工清理。有一次,他养护的道路出现了塌方,粗略估计有50余方,因其他同志也急需用车,班长要求他必须在一天内清理完,他咬着牙,一个人半天装了27车,就连开车的老师傅也不得不佩服这个毛头小子。只有17岁的他,以前没有吃过这种苦,清理完塌方,回到道班,累的腰都直不起来,手掌磨的全是泡,没有吃晚饭就躺在床上。当时,道班的同志们都说,这个城里娃到道班来拿铁掀,能坚持半个月都是好的,不信你们看看。他在房间内,听到了大家说的这些话。心里暗下决心:“既然来到这个单位,就一定要干好,决不能让大家看不起”。凭着这股心劲儿,他每天的工作都是足额完成,评定工资时也是同级最高的。由于表现出色,他成为了商南段年龄最小的道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道班连续三年获得单位年度“先进班组”。 “刚哥”的称呼缘起于在全省成立路政队伍的时候,他成为首批路政员之一。面对新的工作岗位,他不断学习,认真钻研路政法规,钻研专业知识,不明白的问题就向上级请示,与同事相互探讨,他的路政管理业务从一知半解,到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平时工作,他骑着自行车上路巡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做到边学边练、边干边学。他还和沿线的群众打成一片,不管老幼,不分男女,只要有事找到他,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都能够尽自己的最大能力给予帮助,他的为人处事,不仅赢得了沿线群众对路政工作的支持,也赢得了沿线群众的尊敬,无论男女老幼,见了他都亲切地称呼一声“刚哥”。 2003年,上级决定成立五里牌治超站,强化路面治超。“刚哥”被任命为治超站负责人。当时的五里牌治超站,是全省设立的第一批、第一个启动超限运输检测的站,抓好工作意义非同寻常。他从打扫卫生开始,到单位职工值班生活用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当时的治超,可以用形势严峻、环境复杂、执法困难来形容。面对超限车辆集聚闯站、暴力抗法、围攻执法人员的实际,他凭着多年的路政执法工作管理经验,沉着应对,对司机讲政策、和职工聊家常,在全站职工的同心协力下,短时间内就理顺了内外部环境。他对内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治超人员行为,对外和治超执法人员一起战酷暑,斗严寒,不畏艰难,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全省的治超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全省治超战线树立了一面旗帜,五里牌治超站也被授予全省第一批“文明治超站”。 2007年,“刚哥”被组织上从治超战线抽调回公路养护战线,担任商南公路段段长一职。为了养好辖养的312国道二级公路,他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跑遍了辖养公路的每个桥梁、涵洞,到基层部门开展调研,认真听取梳理总结一线职工的意见建议,不断修订完善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开展好“三化两全”和全面质量体系劳动竞赛活动,他带领全段干部职工,开展了“路面修补坑槽、绿化带修剪、涵洞清理、水沟清理”等技术比武活动,在活动中给予干部职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使每个岗位的人员都能够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单位上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 多年来,他要求单位开展“厉行节约,压缩行政开支”活动,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省下的就是挣来的”。他在要求全体职工做好勤俭节约的同时,他自己率先垂范。他说:“资金充足的日子谁都会过,工作谁都能干好。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干好,这才是最大的成绩”。他在单位经常是楼上楼下的跑,看看有没有水龙头没有关,谁的办公室人走灯还在亮着,谁的取暖器人不在还开着。这些小事潜默移化的影响着单位的职工。大家从一张纸、一滴水、一升油做起,都在为单位勤俭节约出一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用在“刚哥”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在他的带领下,商南段创下了2009至2012年,连续4年夺取商洛干线公路“好路杯”竞赛金杯的荣誉。他个人也被上级组织连续多年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党风廉政先进个人”。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