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期 第125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2-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一版 下一版 >
车轮上的城市
新闻作者:本报评论员

    自从人们把城市安放在车轮上,生活就变“快”了,活动的半径变大了,北城上班,南城上学,东城就医,西城购物,人们把这样的生活描述为“奔波”。奔波中织就一张城市交通网,地上、地下,大道、小路,将城市格局不断拉大。奔波中,脚下踩着不同的轮子,地铁、大巴、小汽车、摩托、电动车、自行车,不然踩着滑板、溜冰鞋也成。奔波里有艰辛和无奈,也有美好和渴望,这就是我们沉浸其中的人生。
    衣食住行是生活中的大事儿,现代城市中,“行”所呈现的现象有便捷也有烦恼。比如节假日高速免费,地铁通车,智能公交,免费自行车……都给我们的城市出行带来方便和舒适;为了治理堵车、停车难和交通事故,城市出现了禁摩、罚款、限号,小车限购等措施,这些是每个人出行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心大城市,畅通便捷的交通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刚性的需求。
    世界上的城市都在思考和尝试便捷交通的可能性。东京是人口密度最大的超级都市之一,这里的立体交通,复杂离奇方便的程度仿佛未来世界。曼谷的大堵、十字路口无红绿灯都曾是亚洲一景,而现在,便宜的轻轨与地铁、公交方便接驳。在德国行车,没有随意变道的,车再稠都能以六、七十码的速度前进。欧洲国家城市里看不到大排量越野车,省油、省车位,汽车越小越受欢迎。在荷兰,自行车已成为人们休闲及普遍的交通工具。
    中国的“出行”问题和其他问题一样,正在走一条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北京因为“首堵”,已不能够提供舒适的生活,大企业纷纷转迁内地。上海不得不限号行驶,限制汽车牌照申请。成都,想要出城上高速如同打一场战争,停车记时收费之高扫了逛街的兴致。西安,连续的严重雾霾天气,使限号即刻就成为摆在眼前的事实。
    城市出行与每个生活其中的人息息相关,永远是一道热题,如何做好这道题,是我们本期月末版议论的中心。这是一道加法题,它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单方措施,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呼吁,不是宣传标语和评论文章,而是每个人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自觉意识。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