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期 第125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3-03-18 星期一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瑞特”十年
新闻作者:文 / 郭少言

    到了邵琦的办公室,一杯绿茶刚刚化开,我们努力地回忆着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还是2008年吧,我在丽华大厦,她在高新四路,我们约在丽华旁边的咖啡馆见面。一身素黑,一头长发,绝的是那一抹齐流海,使她看上去像一个优雅的日本女孩,身边是一位彬彬有礼的男士,他们,就是瑞特公司的总经理邵琦和副总经理王昌新。我们谈了公司的成立和起步,那时公司成立没几年,这两个人是我的新面孔。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那样的近,三个人几乎都没有变,还是以前的穿着,以前的样子,以前的性情。直到邵琦提醒我,他们的公司已经成立十年了,而我,作为行业媒体一名只会码字不会经营的记者,也见证了这个公司的成长。
    进入新世纪的陕西交通,迎接了公路建设大发展的美好时代,陕西交通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引起全国瞩目,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也为这一发展注入了活力。2004年3月,当时的省公路勘察设计院与日本株式会社桥设计及日本株式会社良电社合作,成立了陕西瑞特公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由省设计院控股,日方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支持。直到现在,瑞特公司仍是陕西交通系统唯一的一家中日合资企业。近几年,瑞特公司为陕西公路市场带来了国外好的管理方式和新技术、新材料,公司业务涉及路桥、隧道设计,交通工程、养护大修设计,地质勘察、新材料应用等广泛领域,足迹遍及三秦大地,并向全国拓展业务。经过十年的市场历练,瑞特公司已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发展到今天的展翅高飞。


市场开拓 百折不挠
    为了扶植这个新兴企业,当时的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委派总工陈长海担任瑞特公司董事长,将有经验的设计人员调到瑞特任职,省院专家的技术支持成为瑞特公司深厚的实力背景。瑞特公司日方代表邵琦担任公司总经理,全面管理公司业务,她生长于西安,早年留学日本,并在日本株式会社桥设计公司供职。瑞特公司成立之初,不到30岁的小女子挑起公司大梁,亲手招聘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公路人才。株式会社桥设计的佐藤社长,这位日本桥梁专家经常远渡重洋来到西安,关注着瑞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众人划桨好行船,适逢陕西高速加快建设的大好时期,瑞特公司赢得了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一帮有志有为的年轻人开始奋飞的历程。
    艰辛创业,瑞特公司努力开拓市场,干活不挑肥瘦,除过高速公路的设计,目光也瞄准了地方二级路市场。在陕西高速设计任务日趋饱和的时候,二级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市场竞争形势激烈,并不能轻易进入,早年改制的中交一勘院等国家级设计院也开始向地方路挺进。地市、县级的交通局长期形成对设计单位的固有认识,新面孔自然是举步维艰。瑞特公司以特有的毅力和耐心,一个县一个县地撬动市场。主抓经营开拓的邵琦说:“我们把信息获取工作靠前,合同没签就给人家把工可研做了,细节做好,业主随叫随到,用优质服务和技术实力打动客户。”瑞特的经营想法是:不看产值多少,更重要的意义是打开一方市场。信息靠前,服务主动,质量取胜,是瑞特公司争取市场的朴实策略。
    功夫不负有心人,瑞特公司很快在市场开拓中获得骄人业绩,每年承缆大小几十个项目,为合资双方赢得可观的产值和市场。这些年,瑞特公司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单位,邵琦本人几乎年年都获省院考核优秀。


质量取胜 敬业谨慎
    以质量取胜是瑞特公司进军市场的法门。为业主提供的方案非常谨n,一个项目都要做出好几个方案供业主选择。长年坚持每周一的例会,总结上周的情况,安排本周工作,这个例会是包括财务后勤等全体部门,目的是让每个成员明白公司正在做什么,以便在各个环节有力地推进工作。他们严格执行“二校三审”程序,层层把关,确保送到业主手中的是一份高质量的设计文件,哪怕是慢一点,哪怕要挨训,也一定要坚持质量的自审制度。如此做法,使勘察资料、试验资料、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设计概算、设计质量保持“六个一致”。而审查工作又与勘察设计过程相结合,不断校正,保证最优。严格的质量工作程序最终得到业主的好评,坚持质量原则帮助瑞特公司巩固了各方市场。
    在项目施工期间,瑞特公司尽全力做好后续服务,派驻设计代表密切跟踪工程建设进度,在第一时间了解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需求。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多次带队深入回访,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座谈,进行技术交流,全年到在建项目参加测设、审定、座谈、回访竟达50多次。
    引进自日本的新材料、新设计是瑞特公司的亮点。排水路面首次应用到省门第一路新机场高速中,雨后畅行的车辆,不必担心积水肆意喷溅。在蓝商高速、机场高速等一批新建高速中铺筑彩色路面,不仅醒目了驾驶员,也吸引了公路行业的眼球。
    省厅关注到陕西交通科技这一新兴力量,2008年,省厅发起了“中日友好日本道路铺装技术交流会”,由瑞特公司与日本东亚道路工业株式会社共同举办。中日双方就日本公路铺装技术中的排水路面、彩色路面、遮热路面、冻融路面及材料性能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咸阳机场高速朱宏路立交,新机场高速排水路面,绛帐至法门寺旅游专用高速,连霍线改扩建等,都有瑞特公司奉献给陕西交通的新技术杰作。


人才培育 我要飞得更高
    “我要的一种生命更灿烂/我要的一片天空更蔚蓝/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这首歌正是瑞特公司年轻员工的写照。比起高新区人员流动频繁的高新企业、民营企业,瑞特公司成立之初招聘的十多人,无人离职,至今仍然供职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同的是,他们从青葱懵懂的学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他们认准了瑞特是事业发展的平台,而不是一个职业的跳板。作为一个人才密集型设计公司,从成立之初不到20人,到如今拥有40多人,瑞特公司以人才培养谋求了更长久的发展。
    公司不惜人才培养资金,国内关于公路新技术的培训班,瑞特都会选送员工去培训。经常组织省内专家、日本专家来公司讲课,并代领员工到公路建设现场观摩学习。比如,针对最近热门的绿色环保热再生路面技术,瑞特公司会请研究人员来讲课,带员工去现场看。
    范栋,西工大计算机专业毕业被招进瑞特,从事机电照明交通工程设计。瑞特见证了他从一个大学生到一名技术员、一个爸爸的人生成长经历。同时,他也见证了公司十年的发展。他说,这几年公司做的大项目的确锻炼了我。惠广儿,长春工程学院路桥土木工程专业毕业,杨秋玲,东南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毕业,他们都是与公司同步成长的年轻人。这十年,工作给了他们人生最重要的平台,得到了名师指点,有机会参加这么多的公路建设,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从高新博文路的新海岸商务中心,到高新四路的世纪颐园,到唐延路的旺座国际,再到现在的陕西交通科技大厦,瑞特公司搬了三次家,换了四个地址。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他们正忙着搬家,几只纸箱子承载着数百册文件资料,年轻的人们忙忙碌碌在过道中穿梭。难以想象,正是这样一些人,几十台电脑,数不清的图纸,成就了那些宏伟的特大桥梁,隧道的设计工作,它们如同美丽的彩虹永久地矗立成为陕西公路的地标。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