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期 第125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3-2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有为与有序
----------G108线陕西段改造示范工程综述      
新闻作者:文 / 王惠 张浩

    “用心的公路产品、精心的公路养护、尽心的公路服务”,省公路局局长王平如是定义“陕西公路品牌”。去年,在国道108线改造示范工程的进程中,陕西公路人继续践行“三心”理念,为打造陕西公路品牌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期,本报将推出“公路品牌的国道探索”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 编者 

    将公路作为行业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这是陕西提出公路“三心”品牌的出发点。既然是产品,就必须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如何确定这一标准?2012年启动的国道108线改造示范工程,就是针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一次摸底,为当前及未来养护与管理理清脉络。
    在省公路局局长王平看来,陕西公路在示范改造工程中的最大亮点,在于“并非被动迎检,而是借用国道改造示范中的要求,结合‘十一五’的工作经验,扎扎实实去推动陕西公路品牌的发展”。


务实 创建的精髓所在
    108国道改造示范,在陕西公路人看来,应是推动陕西公路在“十二五”期间再上新台阶的着力点。综合考虑陕西的地形条件、道路的现有状况、区域的地方经济,以及当地群众的需求,省公路局编制了《108国道(陕西境)改造示范工程总体方案设计》。“我们确定了渭北、关中、陕南平原实施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秦岭、大巴山区实施二级生态环保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升级改造项目643公里,符合部改造示范工程总体实施要求,并提出2013、2015年分阶段实施改造工程的方案”,具体承担示范路工程实施的省公路局副局长王林说。
    由于陕西省有多个升级改造项目被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规划,考虑工程验收的实际,省公路局多次组织实地调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示范工程实施工作,明确此次示范工程的总体思路:科学节约、注重实效,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在总结陕西“十一五”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六大示范工程,即以拥堵和城市过境路段为重点的改建工程,以强化路面养护为中心的全面养护工程,以危桥病隧、险路平交治理为重点的公路安保工程,以公路标志、路网监测、养护救援中心、服务区为重点的民心工程,以路域环境、路宅分家、绿化美化、公路文化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工程,以信息化和资源节约为重点的管理技术创新工程。
    “改造示范工程创建的精髓,是最大限度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本质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我们将示范工程划分为运营路段、拟改建路段、改建路段,进行总体设计,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实施”,省公路局养护处处长舒森说,“拟改建路段以通行安全为重点,已建成路段和运营路段,按照示范标准逐一达标,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浪费,真正体现了创建的精髓”。


创新 一切以质量为重
    “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民众出行早已不再满足于“有路可走”,多元需求凸显,如何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成为摆在公路行业面前的首要问题。
    在“十一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检查(以下简称“国检”)中,陕西省以总评分获得第七名的好成绩,其在“精细养护”方面的宝贵经验为行业所瞩目。示范工程的要求比国检更高,面对段落分散、里程长、参与设计单位多,如何在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兼顾风格设计的统一?
    省公路局委托专业设计单位,总结本省干线公路的勘察设计经验,结合国道108线途经的渭北黄土塬区、关中平原区、秦巴山区的不同地质地貌,以及经济、交通、安全和生态实际,出台《陕西省108国道改造示范工程设计指导意见》、《陕西省108国道改造示范工程标准设计》,对路线、路基、路面、桥隧、安全设施等统一了勘察设计的标准要求,对过村镇路段整治、路侧绿化景观改造、排水设施、平面交叉、安保工程、标志标线、过渡段等外化工程,全部进行了统一设计。工程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统一由省公路局批复,并且推行了设计现场审查与实施过程动态复核的制度。
    “‘五化’原本是交通运输部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陕西公路部门将其引入普通干线公路”,王林说。以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为重点,推进“五化”管理深入开展,实行“六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策划制度,强化项目法人责任的落实和政府监督职责的发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机构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能。
    建立覆盖设计、项目管理、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链系,严格施工过程转段验收和独立抽检,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建立标准化施工体系,规范施工工艺、关键技术要求,通过培训会、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使“五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在建和改建路段要符合108示范路的标准,运营路段也会继续严格按照示范路创建的标准,确保整体形象和路况水平不下降,并且在省内所有路网改造项目中发扬光大,让‘三心’品牌的内容更充实”。王平还有一个想法:结合改建和大中修工程,各地市公路局在过去基础较好的运营路段上,分别再创建100公里示范路。


共赢 多方合力齐攻坚
    诚然,在国道108线示范路创建过程中,由于行业体制调整、燃油税费改革带来的隐忧更为凸显,从省到市县,公路部门的压力已超负荷――这不仅是陕西公路独有,而是整个行业都要面对的共性问题。
    为确保示范工程顺利实施,陕西省成立了由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为首的领导小组,省公路局成立工作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任副手,统筹负责工程的组织、指导和监管,各市也相应成立了主要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同时积极向各级政府汇报,赢得工作支持,构建了政府牵头、交通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示范工程地市配套资金筹措难,陕西公路部门多措并举,多方协调,积极推进改造示范工程进程。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公路建设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政策,动员各方力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建立省、市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破解难题的思路和措施,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成立全省路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和重点养建项目督查组,逐项目调研工程进展情况,现场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政府部门联动,有力地推动了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开展。2011年,省政府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全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全省范围内的路域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夯实各级政府责任。各市政府也专门发文,对各部门之间联动机制进行系统安排。公路沿线村镇密集路段,通过创建“路政管理文明村镇”和评选“爱路护路文明户”等方式创新,充分调动沿线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变事后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变集中治理为日常管理,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审批跟踪管理进一步强化,实施事项监控验收制度,明确路产和公路用地界限,创造良好的公路环境。
    通过示范路建设,公路行业认识到: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属于全社会,只有依靠地方政府和民众,公路部门才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这正应了日本文学家幸田露伴说的那句话: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是努力让他人及自己幸福的方法。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