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中院校的新生入校后可能都会组织军训,这个过程说起来和部队新训差不多。相当于“炼钢”、“打铁”。我们在西安的第一次军训是为“西军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新生军训,军训团由西工大和西军电两所院校的新生组成。训练组织由集团军炮兵指挥部负责。由于第一次对外搞军训,我本人还是“新兵蛋子”,要去训练他人,心中忐忑,紧张程度不言而喻,尤其是面对当时和我同龄的那帮大学生。 给学生军训时,我们都“官”升一级,班长当排长,排长任连长,我要训练的对象是“西军电”五系的女生,年龄和我差不多,我十六,她们十七、八。但他们是骄子,学习成绩顶呱呱,有不少人高考的数学、英语、理化得满分。接触到她们时我心里直抽抽,钦佩的同时暗骂自己的混蛋学业。 军训开始,她们叫我排长,系里给我配一名女辅导员,主要是管理女生们的生活,正常操课训练、集会、就餐列队、集体活动由我负责,学生走进教室后就交给老师管理,三方责任分工很明确。 开始的两天,我要用心熟记每个女生的名字,每次点名和讲评工作都要凭记忆,有些女生的名字虽然很别致,高雅有格调,但并不太好记忆,只能利用就餐和训练休息时询问她们的班长和辅导员以加深印象。偶尔遇到她们说去一号、肚子疼、不舒服什么的就不能多问,一不小心会出现差错,她们就死命地笑,虽然不是恶意,却非常尴尬。所以超出训练以外的一切我必须牢记保密守则:不该知道的绝对不问。 正式训练就要面对学生了,原本简单的队列训练在她们这儿进行的不太正常,屡禁不止的笑声、私下的唏嘘嘀咕、打闹拉扯等小动作都和队列要求格格不入,一时半会儿很难调教。开始训练时,多数还爱偷懒,你喊口令,讲要领,他们却不一定按要求去做。还有一些动作更难定型,做出来的样子娇柔无力,反复纠正也不一定改变。也有故意调皮的,为引起对她的关注度,或是故意做错,等你纠正时反挠你手心逗着玩……因为面对的是学生,训练过程的严肃性大打折扣,这不足为怪了。 酷暑季节的古城,气候异常炎热,地表面的热浪几乎让人窒息。烈日暴晒下的学生在训练场上通常是汗水湿透衣背,偶尔会晕倒,但她们表现得很坚强,绝不轻易退出,在她们的潜意识里,要和真正的军人一样接受锻练。 轻武器的实弹射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没摸过真枪的人都想打枪。但实际的轻武器训练对于女学生来讲却糟糕透顶,调查的结果是她们中间有多半以上的人不敢打枪。训练开始后她们倒也很专心,只是不能坚持,三点一线的瞄准练习不到几分钟就会放弃,一周后,效果很差。有位辽宁的女生赵宇给我的印象最不安分,训练场上总翅着小腿乱晃悠,还扯着嗓子喊报告,问有事?竟然回答“没事,排长你就守在这里陪我聊天,不然我瞄不准,你要走了我就不瞄了”。虽然哭笑不得也是干瞪眼,接下来另一边又会传来报告声,去了再接受几句批评:“你偏心眼儿啊,为什么只看她们训练,不管我们啊!”话音落地,这边又有人喊报告。我就这样来回奔跑,还必须聆听所有人的批评意见。训练场上的学生就那么淘,那么多事儿,我那时才真正明白学生只能走进教室和课堂,训练场不是她们的战场!前苏联一位作家所说的“战争让女人走开”,确实有道理。 后来学院武装部组织在省军区的靶场实弹射击,出人意料的成绩令我惊讶,调皮的学生往往会出类拔萃,赵宇五发考核弹打出了五十环,当然,整个军训团不只她一个,军训结束时评出的“神枪手”都是50环的成绩。 军训最后的一周是进行分列式训练。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是大型阅兵式中专业的阅兵式和分列式,在学生中要完成这一部分内容,实属不易,老早的正步训练分为七步。一、二步的原地摆臂和踢腿练习,枯燥无味,后边的一步一动、一步两动和抱腹踢腿让这帮女学生倍感痛苦,胳膊疼痛,双腿肿胀,连续训练后站立、走路似乎都受影响。后来这支小方队被混编为女生持枪方队,为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作了汇报表演。 学生的军训,过程相当苦涩,虽然短暂,却有过许多辛酸劳累,上世纪末的校园生活有着和现在不同的精彩和快乐,回味时光更加难忘。参加军训的学生后来在信中这样告诉我:虽然只有一月半的军训,对于她们来讲是刻骨铭心的,这是她们前所未有的经历,或许今生只此一次,而且在刚刚步入成人行列的年龄段,有其充分的理由一生难忘。(作者系西安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