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期 第125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3-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第一版 下一版 >
汉中往事
新闻作者:文 / 郭少言
    汉中,是京昆线上极具人文特色的一站。汉中是汉朝生死攸关之地。汉家王朝正是从这里起家,刘邦当年被西楚霸王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在此励精图治,图谋关中,却假意烧掉翻越秦岭的褒斜道,麻痹项羽,表示死在汉中绝不窥视关中宝座。后,张良献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为汉王的最终胜利定了秤砣,刘邦的王朝也因此定名为“汉”。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刘备又回到老祖宗的地方,建立蜀汉政权。四百多年的汉朝,开头与结尾都与汉中夹缠不清。现在去汉中,到处可以看到汉文化遗存。汉中市内有拜将台,当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的地方。古汉台,是刘邦当年在汉中的行宫遗址,宋以后,汉中府署仍沿用刘邦的王府做了后花园,现在的古汉台建为汉中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博物馆,陈列着褒斜道石门被淹没后抢救出来的“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历代文人墨刻走褒斜道过石门隧道,在隧道及山崖上留下的178种石刻,其中的《石门颂》记述修复褒斜道的事件,还反映出东汉时期穿越秦岭四条道路的历史,它代表古隶书的最高水平,历代书家竞相临摹。曹操过汉中时见褒河水浪花飞溅如滚雪之状乃书“衮雪”二字刻于崖壁,遒劲有力。
    石门水库,现今开辟了褒斜栈道的游览区,摩崖石刻连肩接踵,古人情怀感染着今天的行旅,沿栈道蜿蜒而行,探望幽深的褒河水。这水孕育出的美人褒姒,通过这条古老的通道从汉中走到关中,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亡天下。汉中出美人,不是浪得虚名,走在今天的街头,仍可看到美女如云的街景,她们或就坐在热面皮、菜豆腐摊上,或品味着汉江野生的黄辣丁。美女、美食、美景,汉中,是一座写满了历史和传说的城。
    再说南郑县东20公里处有座圣水寺。这座小寺背依灵泉山,面对汉江,古柏参天,松涛起伏。看这古木的岁数,寺的历史必然悠久,这座寺院始建于汉代以前,证明就是大殿门口那棵汉桂,它活了两千多年,是最古老的桂树,相传为相国萧何手植,看来汉中的风物离不了汉朝这个久远的背景。2006年汉桂枯死,奇的是两年后又发新枝,演绎了枯木逢春的神话,这棵树就成了汉中的“市树”。圣水寺最出名的是那“青白黄赤黑”五色泉水,沿着小山攀援而上,可见一池池清泉,每个泉中都有石刻的龙首,天旱不涸,雨淋不溢,涌流不息,饮水可医百病。寺里还有一座破败的屋子,门前一棵百合花树,正纷纷扬扬地掉着粉红的花瓣,屋门口挂一小牌,上面写着:国民党中央陆军官学校第一分校遗址。据说,当年蒋介石、李宗仁、于佑任等要员曾在这小屋驻足。
    勉县的武侯祠与定军山下的武侯墓相望于汉江。由于诸葛亮在民间的威望,各地武侯祠多如牛毛,全国上规模的武侯祠就有九座,而勉县的武侯祠为刘禅皇帝下诏而建,是最早的一座武侯祠。门楼上书“天下第一流”,是对诸葛亮一生的表彰。武侯祠与武侯墓得到世代祭奠,红墙黑瓦的院子栽的是千年的松柏,有1700多年的树龄。400多年的旱莲树,开花时满树的清雅芬芳,像是诸葛亮淡泊廉洁的品性,这稀有的旱莲花是汉中市的“市花”。
    张良庙,坐落在留坝县的紫柏山,也叫留侯祠,这留坝县名怕也与张良脱不了干系。这里有珍贵的明代古庙建筑。这座庙原在紫柏山顶,传为张良辟谷所在,明清之际迁庙于山下。李商隐说:“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十个字赞尽留侯丰功。然而,能为张良建祠祭奠、世代景仰的原因,却是他成就刘邦建汉大业之后,能够淡定地退隐江湖。这位鸿门宴的解铃人,明烧栈道的总导演,韬略专家,功成即退,放弃权相的位子,明哲保身,最终成仙羽化,倒是那些开国功臣里最幸运的一位。他的智慧独步两千年,正是“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