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期 第125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3-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家乡的“线猴戏”
新闻作者:文 / 李 强
    合阳――京昆高速沿线一颗璀璨的明珠,国道108线贯穿全境。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黄河湿地,亦有闻名遐迩的提线木偶戏。
    合阳提线木偶戏历史悠久,当地人称“小戏”或者“线猴戏”,它是用提线操作木偶,一个偶人的线条少则五六根,多则二三十根,甚至更多。家乡人爱线戏如同吃踅面离不开的猪油辣子。村里庙会唱,家里老人的祝寿、丧葬也演,就是几个人凑热闹唱个自乐班也离不了唱几折线猴戏。线戏的特有乐器铮子、马锣、“母胡胡”,加上挣破头皮的乱弹调,唱着酣畅,听着过瘾。
    线猴戏虽是用线条操纵木偶,但艺人们凭借聪明智慧,也可以做出各种复杂动作,把戏剧程式的“提袍”、“甩袖”“、亮靴底”表演得惟妙惟肖,远远望去足可以以假乱真。几根线条,艺人们用“提”、“勾”、“挑”、“拨”、“轮”等技巧,表演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浪漫悲愤,那感人肺腑的经典名剧,也可以操纵木偶把《大西汉》刘邦、项羽等一代枭雄那运筹帷幄和阴险的争斗表现得淋漓尽致,历史的天空活脱脱跃于小小的舞台。所以,线戏虽小,剧目并不小。
    看木偶戏表演有很深的门道,合阳木偶造型灵活多变,机关繁多,除了各关节灵活,有时也按需装线,木偶可上天可入地。一次我看线戏《古城会》,关羽和蔡阳的一出打斗戏,只见关老爷一计“拖刀”,蔡阳的人头瞬间落地,并被紧随的马童血淋淋提在手中,观众一阵大呼小叫目惊口呆,这样的情节舞台上的真人演员却是做不到的。还有一次看两个小丑打架,两木偶的造型可谓巧夺天工、憨态十足,一个胖,圆圆脸,肥头大耳;一个瘦,尖尖头,鼠目猴腮。俩小丑打起架来,这个使拳,那个蹬脚,你压我,我踩你,扭腰摆胯,夸张的动作打得难解难分,直打得舞台摇晃、尘土飞扬,也分不出个胜负,那诙谐幽默的表演直乐得台下观众一阵阵前俯后仰,直呼痛快。
    线戏的唱法以本土方言为基调,剧中的一些道白可谓土的掉渣,如同田间地头的庄稼人谝闲话。但线戏的腔调是优美的,板路格式自成一家,不论是妇孺老幼,随口一句,便是浓浓的线戏“二八”板。线戏是亮板戏,演唱时乐队戛然而止,只跟每句唱词的过门伴奏。唱到情浓处,台下的观众一片静悄悄,演员如泣如诉,字字清晰,句句摄魂。却见的台下几位熟识戏路的老戏迷,也随着节拍摇头晃脑,动情处再掉几颗j惶的热泪,真的醉了,也痴了!(作者供职于合阳公路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