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信念
2013年1月9日,省公路局局长王平带领局相关领导及养护、计划等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就示范工程西安段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由西安公路管理局负责的示范工程建设被分为三段,两段养护运营路段(临潼至灞桥、周至至马召)全长26公里,一段拟改建路段(马召至秦岭顶)78.7公里,剩余的87公里为改扩建路段。西安公路局针对不同路段、不同情况分别以工程、养护、管理方式,从“村镇路段整治、排水工程、安保工程、标志标线、平面交叉、路侧景观改造、过渡段”这7个方面,着手开展综合整治。
周至公路管理段段长王晓珩和书记刘巍搭档多年,他们所负责的路段里程不仅是最长的,还要面对的环境非常复杂:国道108线周至境内的近80公里山区路段地形险要、地貌特殊、海拔较高,暴雨、浓雾、冰雪等恶劣天气频繁,公路安全应急保畅任务异常艰巨。为确保国道安全畅通,公路部门筹建了物资库,储备库4间共占地80平方米,储备救灾应急物资3类37项,“段里的储备库长期保持物资充足,常用的养护抢险物资,比如防滑料,直接都放置在路边,供司乘人员和养路工及时取用”。
结合秦岭山区地形地貌实际,依托黑河水库景观资源,西安公路局修建了6个休息观景区。并配套修建了综合服务区、风雨亭、绿化景观小品、停车位等设施,充分展示出现代公路人性化服务的特色。站在观景台前,泱泱黑河、巍巍秦岭、蜿蜒国道尽收眼底。
同时,根据群众出行服务需求多元化增长的特点,西安公路局建立元潭子综合性服务区。服务区内设有停车区、综合服务大厅、洗手间等设施,可供过往司乘人员进行信息查询、手机充电、简单医疗、就餐加水、应急修车、休息如厕等一系列服务。服务区门口还设置了LED电子显示屏,实时滚动播放天气、实时路况和养护理念信息,便于过往车辆及时掌握出行信息。下一步,公路部门还将利用服务区空间宽敞的优势,尝试为自驾游、驴友穿越、山地自行车骑行等户外活动人群提供宿营服务。
“这次示范创建,我觉得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加系统地了解了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究竟要为社会提供怎样的服务,标准是什么”,西安公路局养护科科长贾宝航认为,“示范标准越细化,用心的服务就能越精细,这为我们陕西公路的三心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渭南的传承
渭南公路管理局局长王平勋在动员大会上,要求把国道108线养护工程、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路容路貌整理等,层层落实任务,上下齐心创精品工程,改善国道108线的综合状况。
在合阳县同家庄镇,浅碟形水沟盖板整齐划一。这些浅碟形盖板,摒弃了以往水沟盖板单层受力的旧工艺,是渭南公路管理局为此次示范工程统一预制的。这些盖板均采用双层受力,每块可承重800斤,强度更高。虽然盖板上有排水孔,但秉承节俭办交通的精神,并未在过境段全线密集铺设,而是有选择性地在每户门口铺设四块盖板,人车通过不成问题,这样既方便了老百姓出行,又方便养护清淤。
根据省局的要求,渭南公路管理局也对沿线完善排水设施提出具体要求:对沿线排水设施沟底高程进行统一测量确定排水方向,对新建及维修加固的排水设施统一挂线施工,确保外观线形,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支撑、拌和、振捣一系列工艺进行监督以保证质量。
通过原畔机械化养护中心的建设,将辐射渭南境内国道108线、省道106线、省道202线、省道201线等洛河以北的国省干线公路,也可服务这个范围的农村公路和高速公路,能全面提高养护生产力水平,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有效地发挥机械化养护中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交通运输部规范化建站标准和“十一五”国检标准,对国道108线养护示范路创建工作中涉及的上峪口、韦庄、故市等3个超限检测站,进行了刷新整治任务。并按照“四统一”要求,为路政人员更换了新式路政服装,规范外观标准,统一了交通执法形象。
有力的措施,确保渭南公路局按时完成了养护运营路段104.787公里和拟建路段30.506公里改造示范工程任务,提升了国道108线渭南段的通行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还积极推进公路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公路沿线、道班、养护中心、服务区、治超检测站等设立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宣传栏、宣传标语,彰显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丰富公路文化内涵,树立了公路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不难看出,随着行业文化的内引外联,行业文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韩城的智慧
2013年1月20日一大早,韩城公路养护段副段长武军胜与生产股股长张江红就出现在国道108线旁。昨晚刚下过一场雪,零下六七摄氏度,算不上严寒,也让他俩来回搓手跺脚。从今天开始,他们负责给国道108线韩城段踏勘路域环境,“为了给示范路创建做好准备,我们是一步一步去丈量的”,张江红说。
全国仅5个计划单列市,韩城位列其中,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旅游和能源两大产业的繁荣,自然都离不开公路。前些年,作为县级市的当地政府只盯着GDP抓地方经济指标,却忽略了公共产品的供给。“当年省长到韩城考察,批评这里‘太脏了’,后来有条一级路改建,政府下了大本钱,却因为运输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效果不明显”,韩城公路段段长侯亚民带上报告,主动向市政府领导汇报。
“排水是最大的难题,这个问题在韩城积攒了很多年,有时候没下雨,水也可能漫到路上”,按照省局的要求,要以过村镇路段为重点,通过完善排水边沟、涵洞或蒸发池、加大排水边沟纵坡、明暗结合等综合措施,确保水有出路。
当省公路局派来的技术人员做工程设计时,侯亚民特别强调了这一情况,“原本两个村子的积水要通过另一个村子的巷子排走,换谁都不乐意,我们实地调查后,最后改变设计方案,使用涵管,采取暗渠排水”。
在路宅分家实施过程中,起初有居民不理会设计标准,要求自家门前的出口得留9米,“这个口子不能开,后面好多户都看着呐,工作难做,开头最难,开头没了规矩,后面的麻烦更多”,侯亚民深谙人情社会的规律,反复去做工作,“其他人看没有便宜可以占,接下来也就不再纠缠了”。不仅如此,花坛建好后,过去反对施工的居民改变了态度,主动把自家门前的路进行硬化,“过去大家没看到过自己门前可以这么美,现在有了基础,自然要更上一层楼”。
“沿路居民把公路当垃圾场,有什么垃圾都往公路上扔,不仅给养路工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处理垃圾的费用非常高”,毕竟,养路工不是环卫工人,居民的生活习惯只能靠引导,县段与地方政府协调,为沿线居民设立垃圾集中点。对于那些被居民当作露天垃圾场的路段,公路段覆盖种植土,种花植草,“环境变美了,大家也不好意思往这里乱扔了”。
2013年8月1日,韩城市政府发动全市力量,启动为期4个月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就是国道108线。此时,正是韩城公路段对国道108线过境公路、排水设施、安保工程、标志标线、平面交叉、路侧景观、公路绿化进行改造维修的攻坚期,“这是市政府对公路部门的最大支持”。
年头忙到年尾,公路段上上下下一直没有休假。“这么多年没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通过这次示范路创建,现在看路上,大家都很有成就感”,侯亚民说,“从‘十一五’开始的陕西公路品牌建设,对凝聚行业向心力,增强职业荣誉感,作用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