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期 第126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4-0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情牵司马迁祠
新闻作者:侯军侠

     “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司马迁祠在哪里?它就位于我的家乡――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我们本地人称之“司马庙”,说实话,司马庙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西枕梁山,东眺黄河”,无论从游览者的观赏角度还是以风水先生的眼光来看,司马庙的确是不错的地方,更不要说,如果你是一位仰慕司马迁的文人,必需的,一定得去一趟。
    和司马庙的情结可谓渊源悠长,平生去过很多次,但是每次的感觉都不太一样。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遗忘了它,以为自己看过了太多的名胜古迹,司马庙在我心中已经无足轻重了,我甚至拒绝重游司马庙。然而,最近一两年以来,我喜欢去司马庙,而且经常想起小时候的和司马庙有关的事情,似乎也是我的心路历程。
    记得我十多岁的时候,每当过年的时候,我们一群小孩就会结伴去司马庙玩,在上面跑来跑去的疯玩。那时主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关键是趁过年跟家长要零钱到司马庙下面买好吃的,所以庙里那些关于司马迁和史记的碑文,我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也没有兴趣去读去看。再后来,我上了初中,从语文老师那里知道了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而且还知道了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仰慕之情。也就从那时起,司马庙开始收门票了,慢慢地也有外地人来参观司马庙了。一下子,司马庙变成了国家级保护文物,不再是我们小孩可以任意去玩耍的地方了。我知道了,司马庙成了一个很神圣的地方,我们学校也每年在清明节前要组织学生到司马庙献花圈,庄严而肃穆,充满敬意。转眼间,我上了高中,而且学校就位置恰好和司马庙顺着芝秀河遥遥相望,一个在东边的山头上,一个在西边的山坡上。每天清晨,站在教学楼二楼的走廊上读书时,就可以清楚看见司马庙的红墙和墙角的古柏,还有更远处的黄河。夏天的傍晚,远望夕阳下的古庙和松柏和闪闪发光的黄河,我总是心潮澎湃,畅想自己美好的未来,心中不停地告诫自己:好好学习,将来要有大作为。因此,那时的我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不了一个司马迁那样名垂千古的伟人也必须要将来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中学毕业了,我们几个关系好的同学相约去了一次司马庙,我们走得很慢,慢慢地走着,细细地欣赏每一块石板,每一块碑文,站在“高山仰止”前,我们合了影。因为我们大家要分开了,有人要去上大学,有人要复读,有人要去招工,也有人要去回乡务农。我当时很踌躇满志,因为我考上了西安的大学。我也很兴奋,甚至站在司马庙的最高处我喊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现在回头再看当时真是少年轻狂啊!很好笑!
    到了西安,眼界陡然开阔了很多,很多的人和事都是以前小地方没有的。讲普通话的同学,街上跑动的公交车,好吃的钟楼雪糕,和司马庙共享盛名的大雁塔,钟楼……繁华的东大街,热闹的骡马市,好玩的兴庆公园,还有周末的校园舞会和溜冰场,这一切都让我流连忘返,乐此不疲。上大学前在司马庙上的豪言壮语已经被我抛掉了,关于故乡的种种,对我来说,都很多余,没有了意义。所以,司马庙我是不想再去了,就算有同学相邀,我也不去了。这个时候起,司马庙在我心中开始淡出了,遗忘了。
    匆匆忙忙的四年大学生活结束了,没有等来自己想要的美好事业。也曾一度很消沉,很悲观。放假回故乡也只是看看家人,从来也不想再去司马庙逛逛,只想在家好好休息。这样的日子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时光飞逝,20多年的时间真是弹指一挥间!此时的我早已被现实的生活磨练得面目全非,成了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中年妇女。我有时也会感叹:逝者如斯夫!平和的心态,回归的思绪,使我重新燃起了对故土的依恋。“少小离家,老大回”。
    现在的我一有空就想回家,回家看望生病的老母亲,推着老母亲在司马庙下面的广场转转,听她讲那些久远的故事。在我心中遗忘很久的司马庙又变的那样亲切,那样神圣。我遥望着它,祝福着它,千古不变。
                                                                               (作者系故市治超站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