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管理所地处陕南山区管辖道路桥隧比例74.5%,沿线三级以上(含三级)高边坡60处。管理所以深入开展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方针,通过频巡查、多整治、严把关,全力打造山区最美高速公路。
频巡查
日常巡查。陕南山区道路情况复杂,桥隧比例大、坡度大、高边坡较多,旬阳管理所严格按照省高速集团和白泉分公司的巡查要求,坚决做到养护巡查痕迹化、精细化。在巡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填写巡查记录,并安排养护工队进行维修,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汛期巡查。陕南汛期时间长,降雨量大,防汛工作尤为重要,因此,管理所时刻坚持“雨前查沟,雨中查险,雨后查路”的三查制度,严把道路巡查关。在雨中,对重点的旬阳立交桥、关家大桥、吕河汉江大桥、K134+500上行处9级高边坡、旬阳隧道群、关家隧道的排水设施进行巡查,及时掌握排水设施动态,遇险情及时上报处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夜间巡查。山区道路急弯多、坡度大,夜间安全行车尤为重要,管理所制定每周夜间巡查不得少于二次的制度,在夜间巡查中,对道路引路标志进行一一核查,针对轮廓标、防眩板、标志牌等进行全面维护,即发现即处理,保证设施完好,严把夜间道路巡查关。
特殊灾害后的排查。去年,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陕西安康震感强烈。管理所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迅速成立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展开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立即开展对全线桥涵隧及高边坡的震后隐患排查,重点对长达14公里的旬阳隧道群、关家隧道、K134+500处9级高边坡、单柱桥梁坝河大桥、吕河口汉江大桥等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隐患点进行详细排查,及时掌握了道路路况信息,严把特殊灾害后的巡查关。
多整治
排水系统清淤。针对每次降雨后排水系统堵塞、损坏的情况,管理所究其原因,从根源出发,种植绿化物,刷坡,加固边坡,彻底根治,时刻保证排水系统的完好畅通。截至目前,共疏通桥梁泄水孔765个,伸缩缝369道,清理排水系统淤积物585.6立方米。
隧道渗水处理。首先,日常疏通,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隧道排水系统因地下水矿物质影响,经常堵塞现象,管理所找准病因,分段处理,紧缩范围,通过开挖、加密窨井、埋置管道等措施,快速处治,消除隐患;其次,雨天抢修,雨天隧道排水系统因堵塞,造成水流漫至路面,严重威胁车辆安全形势,管理所立即安排人员使用实心PVC管,疏通排水系统,保证水流正常排出,确保隧道行车安全。截至目前,共疏通隧道排水系统34次,抢修隧道排水系统5次。
交安设施修复。对夜间导向标志的维修,在巡查中发现轮廓标、防眩板、隧道道钉缺失、破损,立即安排养护工队进行维修,确保夜间引路标志完好;铁丝网及隔离栅的封闭工作,管理所通过在铁丝网屡遭破损处村庄进行安全教育及法律常识普及、增设“严禁行人上高速,违者后果自负”警示标志牌、屡发现屡修复等方法,根治铁丝网、隔离栅屡遭破坏的顽疾。截至目前,共进行安全教育及法律常识普及3次,安装“严禁行人上高速,违者后果自负”警示标志牌6块,修补铁丝网4121米。增设标志牌,加密导向标,提升行车安全。通过对易发生事故的路段增设限速标志牌和加密诱导设施的措施,所辖路段交通安全事故显著减少。
严把关
严把安全关。管理所时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定期和不定期根据季节变化和工作性质对保洁人员、养护工队召开安全教育会议,普及安全常识,提升保洁员、养护工人的安全意识。在巡查中,发现保洁人员作业安全隐患,立即责令改正;发现养护工队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责令停工整顿;
严把质量关。对安全隐患、道路病害的处置,管理所严把质量关。在维修现场安排专人旁站,监督修复质量,对不合格的,立即指出,责令重新维修,确保设施维修质量优良。
严把进度关。日常养护工作实效性强,施工进度尤为重要,养护人员在施工现场督导,要求在确保抢修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道路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