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著名女作家叶广芩的长篇小说《青木川》,一直想着到青木川去看看,2007年的春天,我手捧着小说《青木川》曾踏上青木川古镇。但回来后一直没有缀字成文。长篇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的热播,激起了我再上青木川的欲望。2014年的阳春三月,我和几个文友,手捧着小说《青木川》,重上青木川。 七年前,我一从叶广芩手中拿到小说《青木川》,就一口气认真地拜读完全书。读罢小说,掩卷沉思,我感觉这确实是一部少有的有趣有味、奇特奇妙的长篇力作。 小说《青木川》的故事,围绕着离休干部冯明、他的女儿作家冯小雨和唐史研究学者钟一山三个人,各怀不同目的,结伴而行,翻山越岭,在一个有风的夜晚来到了陕南深山小镇青木川而展开。青木川是一个“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响”的陕、甘、川三省交界的小镇。当年的土改工作队负责人冯明,暮年旧地重游,缅怀逝去的岁月,祭奠昔日在青木川牺牲的恋人林岚,对那段历史进行梳理回味。冯小雨在照顾父亲的同时,对民国时期教育督查的夫人、北平女子师院西语系毕业生程立雪随丈夫陕南视察,被土匪劫持后杳无音信,而后偏僻的青木川却出了一批会讲英语的孩子的事情颇感兴趣,特来探寻程立雪的下落。钟一山把青木川认作了研究杨贵妃东渡日本之谜的通道,要在青木川考证出唐代蜀道走向的痕迹。三个人的青木川古镇之行,复活了一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一种不同于通常历史叙述的社会面貌,一批生活在历史中而无法记述在教科书中的人物,体现了一个作家知识分子的胆识、慧眼和良知。小说把一个民国时期称霸一乡、威震四方的匪首魏富堂跌宕复杂的传奇经历和生平,立体的、鲜活的、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小说的主人公魏富堂生性顽劣,土匪出身是青木川当地民团司令,靠种大烟发家,武装了自己,也富裕了青木川一方百姓。但他种大烟自己却不抽也不许青木川百姓抽,谁抽枪毙谁。他没文化,从不走出山外,却尊重现代文明,办剧社、办学校、教外语,崇敬文化人。他出钱资助,送成绩优良的贫困农家子弟去成都上大学。他修路建桥大办善事。他的民团手握现代洋式枪械,保护来往青木川的商贾,却狙杀北上抗日的红军战士。他身上有邪气、匪气,又有正气、义气。他一生酷爱枪械和女人,先后娶了五房太太,都是名门闺秀,为的是改变魏家的基因。魏富堂广置良田美宅,是青木川地地道道的土皇帝。后因国民党潜伏特务魏富堂外甥李树敏,血袭了刚刚进住青木川的解放军土改工作队,嫁祸于魏富堂,使魏富堂的政治面目变得模糊不清。1952年春天,魏富堂和李树敏作为土匪恶霸被政府镇压,具体执行者就是冯明。50年后政府为魏富堂平反,一座修整一新、做工精美的魏富堂墓冢和新刻碑文竖立于青木川魏富堂老宅的后墙外头,碑文内称魏富堂为“开明士绅”。 小说里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平稳的叙事方式,既凸现作家不显山露水文字功力的高明,又便于读者阅读。我特别对小说中对程立雪、谢静仪、解苗子几个女性虚幻、神秘和飘忽迷离的描写,非常着迷,逼得我不得不一口气阅读完小说,方知其中的奥秘。程立雪是谢静仪还是解苗子?谢静仪究竟下落如何?这些疑问贯穿全书,一直是给读者留下的悬念。读完小说才知道程立雪和谢静仪是一个人。被土匪俘获的程立雪是一个端庄高雅、大气方正、美丽的知识女性,她看破红尘,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名,而冒用了自己终生未嫁的姨母的名字“谢静仪”,被魏富堂推崇为青木川富堂中学的校长。谢静仪作为青木川现代文明的化身,影响和改造着土匪出身的魏富堂的人生和品行,也改变着青木川的面目和格局。魏富堂对谢静仪的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以及他对谢静仪的微妙关系,自然引起青木川镇内外的人猜测和传闻。这也是吸引读者卒读全书的精彩之笔。但是正如书中魏富堂女儿魏金玉所说“自始至终,谢静仪和她父亲,没有过任何肌肤之亲,他们的关系清澈如水,可鉴日月。”“慢慢地她也觉出,将粗糙孔武的父亲和细腻韶秀的女校长硬捏在一起的想法是太荒唐,太不现实。”而解苗子是魏富堂娶得第五房太太,她深知魏富堂爱慕和敬重谢静仪,谢静仪身长瘤子,“吞烟自杀”,一下使魏富堂内心的精神支撑塌了。因而解苗子穿着谢静仪生前的蓝旗袍和魏金玉的皮鞋,替代谢静仪和魏富堂女儿魏金玉,目送魏富堂赶赴刑场的描写,可谓书中动人的神来一笔。 位于汉中市宁强县100多公里的青木川古镇,2007年我初来时,古镇还不售门票。古朴清淳的小镇,群山环抱的一片平川,木房、廊桥、古树,蓝天、老街、石板路、绿地、花草、金溪河,加上悠远的历史,秀丽的风光,生动的人文,依稀可见的西洋楼房、别致豪华的美宅、巴络克式浮雕的礼堂、即便大都市也少见的宏伟壮观的辅仁中学、辅仁剧社和青木川的标志性建筑――魏富堂新老宅院,以及偶尔能听到张口便讲英文的老者……深深地吸引了我,感染着我。我有幸见到了小说《青木川》中的重要人物许忠德原型,也是青木川近现代历史的见证人,即魏富堂出资供养上四川大学读历史的,而后唯一回到青木川知恩图报的徐种德老人。魏富堂委任徐种德为少校参谋主任,一个随口而出的名分,给徐种德带来了一生的麻烦,成为历次运动的“运动员”。徐种德老人不但接受我的采访,给我讲述了魏富堂的身世为人和青木川的历史,还给我带来的《青木川》小说题名和合影留念。 今年我们再上青木川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青木川毁坏严重。震后当地政府耗费大量“真金白银”对青木川古镇进行了大规模修葺。青木川的面貌完全焕然一新。新建的青木川古镇牌楼赫然屹立在进入古镇的山门口。免费参观成为了购票参观。历史老人徐种德2010年已经去世,他的由作家叶广芩与万邦书店共同捐建的公益书店――“徐种德书屋”,店名为叶广芩题写,屋在人去。徐种德的儿子继承父业,经营着书屋,继续给游人讲述、叙说着青木川的昨天和今天。沿着金溪河一排排新建的仿古商铺、茶社、餐馆、酒店、银行、客栈、书屋、宾馆,鳞次栉比,林林总总。特别是青木川的两个标志性建筑――魏氏老宅和辅仁中学都进行了翻修,吸引和迎送着熙熙攘攘的游客。青木川的农家和镇上人采用多种方式,经营着餐厅、农家乐、各种土特产小吃和书屋,推销自己,也推销着青木川。 今日之青木川已经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旅游胜地。到了旅游旺季,这里游人如织,吃饭紧张,住宿紧张,停车紧张,接待紧张。昔日清幽宁静的青木川古镇,已经鼎沸了,人满为患了。 一部长篇小说《青木川》的出版,引出了电视剧《一代枭雄》的热播。虽然电视剧《一代枭雄》把小说《青木川》改编的面目全非,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但是热闹的电视剧《一代枭雄》还是再次迎来了青木川的旅游热。小说《青木川》使偏僻的青木川小镇名声大振,不但促进了青木川旅游业的发展,搞活了地方经济,也使当地的百姓开阔了视野,日子富裕起来了。 啊,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作用。 然而,富裕和旅游热之后,如何保护青木川古镇的风貌和环境不受破坏,应该是政府和游人所思考的了!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