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期 第126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4-2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定格在青春年少的记忆
新闻作者:张艾民

    脑海里总是有一副图画定格在记忆深处。每当夜色深沉和独处时,闭上眼睛仿佛就在眼前:夏日的余晖下有一条泛着银光微波的缓缓地向东流淌着,隐隐地有着潺潺的河水声的河边。堤堰上有一对年少的恋人相拥着面朝河水而坐,少男浓眉大眼,身着黑色夹克,显得沉稳。少女身着红黑相间的格子夹克,头戴枣红色牛仔帽遮挡住了阳光的照射,微闭着双眼听着男孩一口流利的京味普通话。在述说着第二故乡玉门市的风土人情、敦煌遗址,全然忘记了随父母全家迁移玉门时曾经在书信中述说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哀怨,一会又说到了进京就读北京石油管理学院后对北京的感叹,那种不到皇城不知道天高,不到北京不知道钱少的恍然大悟的情愫感染着少女,一对恋人就这样边享受着溪水声中阳光下的晚风,边憧憬着未来。
    这条河呀是我儿时常常爱玩耍的牧马河,它是汉江的支流,从我记事起这条河就记录着江边人们生活的五颜六色,和城市的不断扩展。那时候河床很高,河水很绿,河滩的挖掘机、装载机很少,河边的建筑和房子也很少。距离城市最近的河堤被修建的很坚固,河堤以北是南河坝公园,公园里时常有老人遛鸟、和妇女小孩玩耍,也有男男女女的青年上完夜大学补习班从工人俱乐部的二层楼房中走出,叽叽咋咋的融入公园边夜色下的小路。
    这对恋人所处的地段在河堤的西段,还有成片的自然生长的绿色草坪,河水里时而还有白鹭驻足,宽宽的河水对面,偶尔有涉水的老农从支流边的浅水面挽起裤管,提着鞋子赤足从河对面走过来。那景致好养眼,一对恋人久久不肯离去,直到河堤对面的农家烟囱上冒出煮夜饭的袅袅炊烟,他们才缓缓离去。
    不想,这一别竟是三十年。中途因为通讯地址的变化而失去了联系,曾经多少年后,那种翻起一箱书信却不知道写信的人在何方的茫然和思念,一度困扰了少女的整个青春。
    当再次相见,已经是在三十年后的他乡异地,在他定居的中国改革最前沿城市――深圳。她因单位派遣参加一个短期培训学习班,出发前她没有忘记带上近几年辗转从知道他的同学那里找到的他的电话号码。
    多年后的相见已经不再有青春年少时期的激情,多的是一份熟悉的关心和祝福。他带着她和她的同事在特区城市尽然找到了家乡的小吃――汉中米面皮和菜豆腐,汉江之滨的儿女在他乡能吃上一口汉中的米面皮和菜豆腐可算是一件幸事呀。他款款讲到:这些年作为游子的他每当思念家乡,思念汉江水时,都要来吃上一口老家的小吃,这也得益于改革开放后,人流、物流的大流通和自由贸易的好处。这些年他在深圳买了房、安了家,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目前正计划把在商场里的几节电脑专柜柜台卖掉,筹措着开一家汉中茶叶店,她为他的安居乐业而高兴,也为他紧跟市场的营销头脑而欣慰。同时也为他没有忘记和她同饮一江水的乡恋而庆幸。
                                                                    (作者系洋县公路段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