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期 第126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4-2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观《最美乡村医生》有感
新闻作者:李 峥
    “37年行医路,60岁的他跋涉在内蒙古沙漠最深处,3860平方公里,翻越世界沙漠中海拔最高的沙山,只为守护沙漠里牧民的安康,他为牧民带来了远方亲人的消息,却只能把对自己87岁老母亲的惦念深埋心底。”这是关于一位乡村医生的一段文字,在听到这些的时候,我心中有了微微的感触。画面上,一位60岁的老人,身后背着一个大大的药箱,那红色的十字显得格外耀眼。他行走在沙漠里,风沙不断吹过,刚刚走过的脚印在一瞬间就消失无影,他实在走不动了,就手脚并用爬着前进,而他此行仅仅是担心一位患有高血压牧民的身体,为她去量量血压,送些药品,送去他们远方亲人的消息。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对于我这个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人,就有坦途的人而言,我除了感慨还有着无尽的震撼,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他如此坚守在漠漠黄沙里?
    颁奖典礼上,他来了,他不大善言辞,当主持人问及他:“3860平方公里的区域,仅仅只是为43户人家看病,你觉得值吗?”他没有任何的思考,只说了一个字,“值!”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掌声是给予他最大的褒奖,是人们对他的无限崇敬与认可。当问及他的母亲现在如何时,他有些潸然,他说,他是一个不孝子,87岁的老母亲被他送去了敬老院,如今已有半年多没去看过了。”此时我从银幕上看到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手里捧着一部电话机,眼神充满着期待与无奈。那一部电话是他给母亲安装的,老人每天都捧着,希望从电话的那头能够传来儿子的声音……看到这里,眼泪已经流下,感动。感动的背后是对自己深深的思考,深深的自责。耳畔传来“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所有人都被深深的感动着,当87岁的老母亲走上台亲手为自己的儿子颁奖时,他抱着母亲哭了,这一抱,有多少的愧疚与心酸啊!他就是最美乡村医生―安福久,沙漠里的行医郎。
    我常常设身处地的去想,所有的这一切换作是我,我能够做到什么呢?每一次将心比心之后给我的是更深的感慨与觉悟。坚持,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到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在一份简单的工作面前,执著地坚守时,才真正明白,伟大,不是多么的轰轰烈烈,而是平凡的如痴如醉。是啊,当英雄路过身边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而这样一个鼓掌的人才拥有更加平和的,淡然的心。他不就是一个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吗?这世上,有多少人都渴望成为英雄,可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中的平凡人。而他,始终坚持着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想法,走着平淡无奇的行医路,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高远的梦想,在他的心中只是有着一份坚守的责任牵绊,在漫长的岁月里,安然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
    观看完最美乡村医生的颁奖典礼,脑海里满满的都是他们的坚持与执著,心里满满的也全是感动,当在听多了关于医生的种种不良行径,医德缺失的时候,看到他们,心中充满了坚定与崇敬。相比之下,条件的优越,带来的似乎更多的是坏事。例数着他们的事迹,心中莫名的有着疑问,为何他们都出自艰苦的地方?为何愈艰苦的地方造就着他们一颗淳朴至善的心?老百姓没钱,他们免费医治,老百姓没有能力去看病,他们送药上门,送关心到家里……这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就是很傻,可他们就是甘愿如此的“傻”下去。当安福久说:“守护牧民的安康,这是我的责任。”当行医44年的李春花说:“行医要有良善之心。”……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感触。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医德,不盲从,不偏执。他们的美丽,不是舍小家为大家的豪言壮语,是每一天每一刻累积起来的平凡行动;他们不是为荣誉而战,他们在获得荣誉之后更多的是高兴背后对亲人的愧疚;他们没有沾沾自喜的骄傲,而是在得到认可的同时更加用心地坚守与付出。他们并不富有,甚至有些贫穷;他们并不高大,甚至有点瘦弱;他们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但他们却用真诚守护着一方的安危,他们就是最美的乡村医生,祝福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系铜川管理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