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2期 第127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5-09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语言与思想
新闻作者:王艾荟
    1961年4月15日,傅雷先生在致儿子傅聪的信中,婉转批评了傅聪写信用词表达粗疏、不讲究、不细致的问题,提出希望儿子“表达方式更多姿多彩,更能表现出感情、感觉、感受及思想的各种层次,就如在演奏音乐一般”。他反对儿子在日常会话中经常使用“多妙”、“多了不起”一类冗赘含混、毫无变化的词语,并亲自列出“宏伟”“堂皇”等16个形容词供儿子学习参考。在信的末尾处,他郑重而严肃地告诫儿子“要是你不在乎好好选择字眼,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变得混沌、单调、呆滞、没有色彩、没有生命。再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语言更能影响思想的方式了”。
    傅雷先生的话,对于身为钢琴家、艺术家的傅聪重要,对于平常人,亦同等重要。不妨观察一下我们周围,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在讲述一件事、形容一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时,总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抓不住重点,说不到要害,不仅令听者兴致顿失,甚至常常如坠云雾,不明所以。即使是一个平素头脑非常清楚的人,也不免在某时某件事上犯这样的糊涂与错误。
    的确,“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语言更能影响思想的方式了”,很难想象,一个人嘴里稀里糊涂、七绕八拐、满场子乱跑,他内里的思想能够清楚分明;同样,也难以想象,一个拥有着缜密深刻思想的人,他的言语表达做不到准确、到位。
    对于一个人而言,语言是工具,思想是功能。语言与思想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语言愈清晰敏锐细腻精确,抽丝剥茧,庖丁解牛,见微而知著,愈能看见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区别。我们要好好磨砺语言这把利斧,引导着我们的思想,像挖矿藏一样,一步一步,一层一层,走向深入未知处。在思索、钻研、探究的过程中,语言引导、帮助着我们,不断进行深刻的感悟、细致的体味、缜密的思考、有效的梳理与总结,将我们的思想引向更加开阔、高远、深邃处,见所未见、识所未识、知所未知。
    反之,则如傅雷先生所言,一个人若长期的语言模糊笼统大而化之且不以为意,思想必将有朝一日陷入停滞僵化。
   (作者系西汉分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