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期 第127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5-13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我的漂亮妈妈
新闻作者:李 晓

 

    她有七个孩子,我是最小的那一个。从我记事时起,她就是一个整日为柴米油盐奔波劳碌的瘦削而憔悴的中年妇人,似乎从来就没有年轻过。偶尔翻看影集,我常常很疑惑,照片里这个漂亮的、乌黑浓密的发辫上系着蝴蝶结的女人,是我的妈妈吗?
    妈妈没有进过学堂,只在解放后,参加了政府的扫盲识字班,接受了一些初级教育,并得以参加了工作。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妈妈带着孩子们曾经有一段时间住在父亲农村的老家,只因重男轻女的爷爷用一个黑面馍换下姐姐手上的白面馍(过去在老家,只有男劳力才有资格吃白面馍),视女儿若珍宝的妈妈因此坚决离开了父亲的大家族,从此开始了艰难的独立生活。
    妈妈善良、乐观,生活无论给她怎样的磨难,她都从不抱怨,总是勇敢地去担当、去面对。妈妈对待艰苦生活的热情态度、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力量,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她虽然没多少文化,但非常善于总结来自于生活的智慧,许多深奥的道理经她演绎,都变得浅显易懂。她教育孩子的一些思想和话语,在《朱子家训》、《弟子规》之类的“治家之经”里都能找到相似的道理。比如,她要求孩子们,走路时脚步不能悄没声息,防止惊吓到别人,那不正是“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吗?她讲,去别人家拜访敲门时,人家问是谁,要报上自己的名字,不能只回答“是我”,那不正是“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吗?她经常说,不要亏待下苦的人,那不正是“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吗?她总是在盛夏时就准备好孩子们的棉衣,进入秋末就贮备好过冬的萝卜白菜,那不正是“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吗?她每天早早起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要检查过前后院的门闩是否关好,确认了安全才休息,那不正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吗?她勤俭持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不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吗?女儿结婚,她从不要求男方任何彩礼,只要他们的小日子过得好,那不正是“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吗?生活,就是妈妈的大学校。从未读过修身治家之道的妈妈,并不懂得依教奉行,而是以一个淳朴忠厚的普通劳动人民的本能,以一个母亲治理家庭、教育子女的责任和爱,从生活中不断地提炼总结勤俭持家、与人为善等做人的道理和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并口口相传,教给自己的孩子们。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正是由一代代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哺育子女的一粥一饭、一点一滴中传承下来的吗?
    记得小时候,家里每到秋末冬初,必要请一位帮工来准备过冬用的煤饼(把打碎的煤渣掺上一定比例的土做成饼状,冬季用来烧炉子取暖做饭)。每年请来的,必是唤作“路儿”的那个憨厚木讷、还有些口吃的乡间大汉,请他的原因,无非是他家境很不好,需要挣些工钱补贴家用。几天活干完,除了工钱,妈妈总要把积攒下来的一些旧衣物送给他,还要包一些吃的东西带给他在乡间的孩子。诸如此类,妈妈总要在自己已经很清贫的生活里尽量去帮助那些更困难的人。
    妈妈的理论有时很有趣。过去家里住的是瓦房,每当要用石灰粉刷墙壁,或是要修葺漏雨的房顶时,妈妈去找工人,带回的必是等活的一堆人里看上去最弱的那一个。原因无非是,健壮的好找活,这个人很瘦弱,肯定不好找活,所以要照顾他。若是傍晚遇见沿街叫卖的菜贩,必定会把整捆的老芹菜、卖相很不好的大白菜或是一堆长的歪歪扭扭的辣椒以并不算便宜的价格背回来。原因无非是,卖菜的人说就剩这点菜了,晚上不好再带回乡间去,再者,这些菜将就着也能吃呀。若是去买桃子或苹果,则从不挑拣。原因无非是,都挑了好的去,剩下不好的让人家怎么卖。凡此种种,让人哭笑不得。我们知道,她并非不会过日子,只不过是心地太善良罢了。
    记得我的孩子还小时,婆婆和妈妈都在我的小家里帮忙带孩子,一大家子人挤在单位的两间小平房里,条件虽艰苦但关系很融洽。单位同事问妈妈,都说丈母娘和婆婆是天生的一对冤家,最难相处,你们怎么能住在一起这么久还其乐融融呢?妈妈的回答是:“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各人为各人的孩子好,没什么难相处的,我为我的女儿好,她为她的儿子好。”想想真是这个道理,都是为了自己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人,有什么“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呢?妈妈总是这样,四两拨千斤,百炼钢成绕指柔,用最朴素的话语给最复杂的事物一个最简单而又最意味深长的诠释。
    岁月无情,尽管我们做子女的百般不情意,衰老还是一天天在妈妈身上显现出来。父亲去世后,妈妈渐渐成了一个满头白发、倔强而又可爱的老人。步履蹒跚,却拒绝拐杖;听力下降,却不接受助听器;年事已高,仍坚持独立生活;80多岁的人了,出门自己坐公交车,顶着烈日在阳台上种菜,施肥、浇水,不亦乐乎;过年时,还要亲自准备饺子馅,给孩子们包好多好多香喷喷的大饺子。我知道,看着孩子们像小时候一样围在桌旁,你争我抢地吃着她精心准备的饭菜,是妈妈最开心的时候。
    随着我年岁渐长,对妈妈的依恋却越来越浓,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尽管我自己也早已是一个可爱小女孩的妈妈。回娘家时,晚上我喜欢和女儿还有妈妈挤在一张床上,三个人,两个妈妈,两个女儿,依偎在一起,在寂静的夜里,在妈妈和女儿轻轻的鼾声中入睡,我的内心总是无比的温馨和宁静……
    我爱妈妈,愿天下所有人的妈妈健康、长寿!(作者系省交通广告传媒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