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5期 第127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5-2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最忆灵隐桂香时
新闻作者: 王 继

    每逢秋意正浓时,我便不由回忆起杭州灵隐寺那沁人心脾的桂花的香气来。
    白居易最忆是杭州,那是因为白老夫子曾为杭州苏州的刺史。而墨涵乃一介布衣,福浅命薄,最忆的却是灵隐一带那袭人的桂香。以至每听到“灵隐”二字,好似桂花的清香便飘然而至了。那是因为在我曾游历过的景致中,杭州竟去了六次,每去杭州,又必到灵隐。我虽不信佛,但除了向往佛门的恬淡清幽外,便是想再看看灵隐一带遍植的桂树。秋气送爽时,桂香扑鼻,仿佛整个身心都要被浸熏了。
    在墨涵看来,灵隐寺全在一个“隐”字。整座寺院就深隐在西湖的群峰密林及清泉那一片浓绿之中。而灵隐一带的桂香,又全在于一个“沁”字。无论是身处寺外的飞来峰和冷泉景区,在青青路石之旁,在淙淙流水之边。还是入得寺来,行走在幽幽庭园之中,森森宝刹之间,都能见得到不同品种的桂树郁郁葱葱,令人神清气爽。桂香软馨,环周萦绕,那桂花的香气似乎要沁透游人的衣襟和肌肤,沁得你心醉,沁得你忘归。于是,我便遐想着,也许在佛陀的国度里,众生就是这样生活在香风缥渺之中的吧?
    这桂花是杭州的市花。相传灵隐的桂花树是吴刚伐桂时,掉落到凡尘的桂子长成的,也就有了“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句子。桂树又称木樨,喜暖湿,风姿卓卓,四季碧枝。杭州人喜爱在自家的庭院中植桂树,所谓“双桂当庭”。桂木又坚实如犀,材质细密,纹理美观,打造的家具能长期散发出清香。
    还记着我年少时,父亲的朋友自杭州灵隐寺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桂花,装在一个铁皮罐子中。说是分为丹桂和银桂两样,丹桂品名朱砂桂,香气浓郁。银桂品名佛顶珠,淡白稍黄,香型清淡。母亲用沸水烫后晾干,又用白糖腌渍,装到瓶中密封,蒸馍时给我们夹着吃,现在回忆起来都不禁想流口水的。杭州人却自有口福,说来让人垂涎,大街小巷的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酒,桂花松子鱼都沁着桂花的清香。一群小女子徜徉在西子湖边,乌发上点缀着一簇淡黄的桂花,把个天堂西湖陪衬的更显灵秀之气,也让人更加羡慕上苍对杭州人的偏爱。
    桂树因叶脉型如圭而得名,桂花的香,清可绝尘,浓可远溢。古人赞桂以颂人,咏花以自喻。宋之问的《灵隐寺》就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李白的《咏桂》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李清照更是称赞它“自是花中第一流”。
    我虽曾六进灵隐,却自顾感叹桂花的独占三秋香压群芳,自己却愚钝的写不出几句诗作,也只有自叹和回忆的份了,实在是辜负了灵隐那袭人的桂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