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写作方向和属于自己的文字。我给我的定位是:业余作家,半吊子文人,老三届知青。少年长身体年代,卖过大碗茶、饿过肚子;青年长知识年代,历经“文革”内乱、插队务农、进工厂做工;最需父爱母爱的成长年代,父母先后双亡。做过近30年的编史修志、政策研究和报纸编审、交通作协等文字工作。 写小说作者是需要躲到幕后,要有灵感,要会精心虚构编故事,我也曾尝试过,人贵有自知之明,看来我没有那么多没完没了的故事去编。再说现在小说汗牛充栋,有几个人能耐着性子卒读小说特别是大块头的长篇小说。据说茅盾文学奖的评委里,也有人根本就没读完被评的长篇小说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病中杂谈》里,就抱怨躺在病床上捧厚如城砖的大块头精装书那一份费劲。 写诗那是要有意境,有韵律的,那是文学最高雅的形式,是要有诗人气质的。虽然我也喜欢读诗,也曾尝试偶尔写过诗,但没能成功。当下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有几个人在写诗、读诗呢?可是,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整日忙忙碌碌的当今世界里,散文的流行,却是时势之所趋。当下,似乎人人都能写散文,但是要把散文写好还真不容易。要想掌握散文的真谛,都成为散文家,那更是难上加难,其实,也是社会上不需要的。正如鲁迅认为,读书写作并不是都成什么家,他在文章中说“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还好,经过不断的尝试,我似乎找到了,写随笔、散文是适合我发展的比较宽广的路子,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文字。 鲁迅先生说过:“散文的题材,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巴金先生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散文可以说是要表现自我。这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散文是自由散漫的文字。散文的内容无所不包,它的形式也应是绚丽多姿。泰戈尔曾用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散文像涨大的潮水,淹没了沼泽两岸,一片散漫。可见,散文完全可以从容自由任意地挥洒。当然这个“散”并非是一堆散沙、松散拖沓的烂文。用朱自清的话说,散文之散,当为潇洒自然的意思。 散文,它可以沉静忧思,像淙淙的泉水;也可以慷慨激昂,像大海的怒涛;也可以明朗熠光,像秋夜的星空;也可以丰富细腻,像情感的词典;也可以深邃浩瀚,像思想的盛宴;也可以学富五车,像精美的论文;也可以鸟语花香,像美丽的风景。但是,不管是哪类散文,散文不是作文,它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白,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越是散越是难写,越是自由随便越难把握。 我认为散文写作功夫在外,要摆脱眼前环境、条件的束缚,跳出呆在家里,坐井观天,喝茶聊侃,厮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小天地。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熟悉、最有感悟、最值得写的东西。不去矫情,不去刻意,不去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是作者要站在幕前,直抒胸臆,最终要写出感悟,写出境界,写出味道,写出个性,写出真情。 要用作者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好的散文要有思想内涵、知识素养、文化意蕴、美学品味和真情实感,以及优美愉悦人的语言文字。读者读了之后,是否能给人留下一些什么?思考一些什么?玩味一些什么?欣赏一些什么? 多年来,我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人、景、事和一些历史、社会现象、日常生活,在电脑键盘上敲成了文字,就形成了属于我自己的随笔、散文。 我从小在城墙根生活、在城墙根长大,从小就爬城墙,捉蛐蛐、卖大碗茶、钻防空洞,对西安古城墙情有独钟。因而承担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型历史文化图书《西安城墙》(文化卷)的一些写作任务。多年又从事交通写作和报纸编审等工作,自觉地走访、考察和搜集了一些古道、古桥、古镇的遗址和资料。经过我的消化思考,写就了一些追古思今的城墙文化、交通文学和包括秦直道、蜀道、关中、关隘、古桥梁、驿运制度等交通史话的文字。 我知道我写的不多、不深、不广,更谈不上好。但是我一直坚持着,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真情感受,把散文写得尽量有一些思想的内涵,知识的内涵,文化的内涵。我会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我毕竟是经过17年共和国高度计划经济、十年“文革”内乱和改革开放三个截然不同时代的“老三届”知青。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状况,似乎都见怪不怪了。但是我看似不善奢谈,其实生性倔强,从骨子里追求自由自觉自愿,上当受骗的事,再不想干了。因此我腻歪、厌倦了说大话、套话、假话和空话的官样文章、说教文章。不会矫情地写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空洞无味、搔首弄姿的文章。我也不喜欢写盲目地吹捧人或对别人说三道四的文章。我不信、也不屑于一些部门和领导推荐、指定的书看。我主张开卷有益、博览群书无禁区。我喜欢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有感而发。我的脾性是能耐得寂寞,坐得住,沉住气,像苏轼诗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在多种场合、多次说过,我平生最喜欢一位诗人说的话:“创造美的职业从来都比海盗更凶险”。最信奉马克思一句名言“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我喜欢自由自觉地读,自由自觉地想,自由自觉地写,自由自觉地说,自由自觉地生活。我自觉地把我读书、我思考、我写散文当作自己一种愉悦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