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期 第127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5-23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雨中游西湖
新闻作者:文 / 何处放
    又见西湖,在这飘雨的季节。     多年前曾去过杭州西湖一次。因时间匆忙,对西子湖畔的感悟除了很美之外留下的印记不多。所以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再去一次,再感受一回西子湖畔那种人文天地合一的极致。
    这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们一行人沿苏堤北上赶乘当日第一趟游船。进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烟波浩渺的西子湖,惟余莽莽、一望无边,极为壮观、令人震撼。同行的小张边走边介绍周围风景,而我的脑海却早被那些熟悉的诗句塞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也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8点50分,我们登上游湖船。随船的启动,附近湖面便泛起阵阵清涟,似琴弦拨动一般,许是人与自然的奇妙沟通,那一刻,我心中也起了波澜:眺望远处山峦,不是那种深沉的墨绿,而是朦胧的淡青,蜿蜒入眼,恍若梦境。细雨在微风吹拂下,凉凉地贴在脸庞,轻轻地落在衣上,一双燕子斜斜掠过湖面,向远处飞去……此时此地,我们仿佛置身在绝妙的山水画里,飘飘欲仙。
    坐游船,我们远望“三潭印月”。小张说,中秋之夜在三潭印月赏月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那时,天上的真月亮和石塔中烛光营造的假月亮会使湖中漂满了大大小小三十二个月亮,在涟漪中荡漾,满湖生辉……船行一段后,在船右侧的小山上,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琉璃高塔出现在眼前。尽管细雨蒙蒙,能见度不高,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大气和庄严。小张告诉我们,这就是雷峰塔了!雷峰塔?不是倒了吗?记得鲁迅先生曾因它的倒塌写过两篇精彩文章,雷峰塔还与《白蛇传》的故事息息相关……游船缓行在美如仙境的湖面上,耳边听着动人的传说:西湖有许多民间故事,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亲笔提名“西湖十大名景”,“断桥残雪”便是其中之一。西湖的断桥,从古至今就有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也成就了许多美好姻缘。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就是流芳千古的凡人与神仙相爱的故事……听着小张的介绍,回首烟雨蒙蒙中的断桥,仿佛看见了缓缓而来的许仙、白素珍、梁山伯、祝英台,还有苏小小……如果说湖光山色是西子湖动人的娇颜,那么这些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是她鲜活生动的灵魂了。 
    下得船来,回望西湖,顿见湖水、水雾、天空连成一体,西湖更像一幅著名画家笔下的水墨丹青,亦幻亦奇,美妙动人。其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雨中西湖的美丽和可爱。
    过小径、上曲桥、到花港观鱼……人在西湖走,身在画中游。我们兴致勃勃地穿行在湖边,感慨万千:西湖美景,名不虚传。平湖秋月、曲院风荷、雷峰夕照、苏堤春晓等“十大名景”个个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西湖历史丰富,这里不仅有苏东坡、白居易等一大批民族精英,还有鲁迅、秋瑾和岳飞等一个个民族脊梁,这里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厚重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如今的西子湖犹如一位妙龄女郎,全身涌动着生命活力,大方展露在人们面前,尽情表现自我,让人们去欣赏、品味。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西湖一游,我们不仅获得了轻松的休闲和愉悦,还得到数千年来民族优美文化的熏陶和精神财富的滋润。西湖给人们留下了美好印象和难忘记忆!我想,有机会还要来看西湖的!
                                                                                    (作者系铜川市运管处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