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7期 第127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5-2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试论新形势下党员思想教育
新闻作者:文 / 刘莎莎

    “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的党员人才尤为重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综观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党始终重视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了一整套教育思路和方法,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对党员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切实加强党员思想道德教育十分迫切和必要。
    环境的变化对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新挑战。
    党员思想道德教育与国际环境的冲击。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化期和攻坚期,党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建设也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加强党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重要,而且更加迫切。在思想领域,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各种个人主义思想逐渐渗透,对党员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政治领域,西方势力试图对我国进行“分化”、“西化”,我们面临的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的。在经济领域,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对经济的控制加强对政治的渗透。
    国内环境影响下的党员思想道德教育。在经济方面,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所有制和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在为我国经济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使部分党员在思想上有了蜕变,给党员的思想教育带来了挑战。在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针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但是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入。在文化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思想表现出了多元性、易变性、独立性。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织,出现了道德失范、文化真空等现象,人们信仰的丧失,对党员的思想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多重影响,部分党员思想上出现了动摇的倾向。
    党员自身的变化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新要求。
    经历了革命和建设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的转型期,新形势要求党的战略方针必须进行调整。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而奋斗的党,成为长期执政、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党。“党能通过自己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采取在各种政治环境下不尽相同的方式,把自己在国家法律上、政策上和关系国家发展的一切重大事务上的意志,变成国家的意志,从而实现阶级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党员自身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部分党员社会主义理想淡薄,信仰缺失,思想道德素质有所下滑,甚至走向腐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思进取,个人主义享乐观严重,丧失了党艰苦奋斗的传统,没有很好地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二是脱离群众,不关注和重视群众的利益,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是重视眼前利益、个人利益,不顾大局,争权夺利;四是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形势下“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少数领导干部的行为在民众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损坏了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党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觉悟,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广大党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创造文明社会风气的前提。在当前的形势下,党员在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很多党员在各行各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党员的作风对社会风气起着导向作用。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和道德素质,端正党风,强化党员的榜样意识,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先进性作用,为广大民众提供有效示范,以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前提。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离不开一大批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的精神的党员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党内也有一部分干部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缺乏,安于现状,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其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使党可以科学把握时代进步潮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