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漾漾白鸥飞,鸥净春色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汉江,风情万种,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她在我们紫阳人的心中,却是像母亲一样伟大。 汉江途经陕西省紫阳县,被40万紫阳人视为生命之河,是连接6个乡镇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山大沟深、河谷纵横,水能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河流104条,船舶1150只,航程75公里,码头6个,渡口21个。在广阔无垠的汉江上,我们常常看见来往的船只有条不紊地航行,而这一切,得益于航务海事人员辛勤的努力和不辞劳苦的汗水,他们对维护汉江的水运秩序、方便一江两岸百姓的出行、保护整个汉江的清洁起了很大的作用,被称为汉江的守护神。 每年的春运和开学时节,就是紫阳港口最繁忙的时候,南来北往的人们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船舶之间,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上下有序。都离不开在紫阳港口的海事人员,他们携老扶幼,恪尽职守,维护秩序,忙而不乱,给来来往往乘船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每当夏季汛期来临的时候,他们白天要在港口执勤,清点乘船人数,晚上要在值班室值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遇到危急情况,要在第一时间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危险信息,做到信息通、联得上、赶得来、抢得了。看着海事人员身穿制服,冒着寒风、顶着烈日,站在港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船只进出港,维护着一江两岸百姓的出行安全,就感觉他们是一座灯塔,给来往的船只保驾护航,也好像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庄严了自己,美化了紫阳,成全了汉江画廊最动人的一笔。 当“南水北调”一声号召从北京发出的时候,汉江人积极响应,“一江清水送北京”便是我们最庄严的承诺,也化成了我们保护汉江母亲河的真实壮举。而我们的海事人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制作了大量宣传画册,在每只船舶上张贴“保护母亲河”的警示标语,深入沿江学校给学生们讲解保护汉江的优良传统美德,推进汉江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汉江水质安全,配合县政府及其他县级部门,扎实开展江河沿岸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打捞沿江两岸垃圾和江面漂浮物,坚决杜绝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汉江,确保了江面清、沿岸洁。 三千里汉江,她的涓涓不壅,她的源远流长,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和润泽,然而保护她、维护她的清澈和明净,却需要我们无数个日夜都坚守在汉江的航运海事人员的辛勤守护。 (作者供职于紫阳县海事处)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