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9期 第127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06-03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鸡头和凤尾
新闻作者:滕茉利
    大学时,同宿舍一位十分聪明而又漂亮的女孩曾说她宁可做个“凤尾”,也不愿做“鸡头”;而另一位才情甚高,气质独特的女孩反驳道,她宁愿做“鸡头”,也不愿做“凤尾”。
    二十年过去了,两人都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走得很好,可以说两人都小有成就。做“凤尾”的女孩,从小在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自然养成了她的大气和善于为人的品格(我们戏称她为薛宝钗)。她认为在家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小地方人才缺乏,利于发展。因此,大学毕业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回老家,现在听朋友说:“她的‘凤尾’做得很好,在一家五星级宾馆任总经理一职”。另一个宁做“鸡头”的同学,从小家境亦是很好,只不过她对任何事都抱有桀骜不驯的态度,她认为小地方信息闭塞,不利于发展,大城市具有都市气息,容易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现在,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潇洒前行。目前,她不但创建了自己的文化公司,而且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剧作家,她的“鸡头”也做得津津有味。
    其实这是一个有关“定位”的问题。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想取得成就,活出风采。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精准的认知,做出中肯的定位,然后根据定位制定奋斗目标,加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实现自我价值。定位一定要准确,过高估计自己或是贬低自己,都不利于目标的制定。我的两位昔日女友就是对自我定位准确,因此有了精彩人生。相反,没有准确可行的定位,即使制定再好的目标也是空中楼阁。
    不禁想到,现在大学生的择业问题究其实质也是自我定位问题。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都好高骛远,盲从于高起点、高平台、高收入,把去知名大企业和报考国家公务员当成不贰选择,根本不愿屈尊去中、小企业工作。于是乎人才招聘大会上不断重复上演这样的戏码:知名国内外大企业的招聘摊点前人潮涌动,千人竞聘,一职难求;而中、小企业摊点前则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寂寞空庭晚。每年应届生毕业季,都会不断出现这样的怪相:这方是偏远地区的一些用人单位高薪招不到人;那方是大批应届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几天前,我给大学毕业不久的外甥女打电话,问她想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她说:“刚毕业,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现在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具体工作就是打杂,有时候公司有活动,照照相(唯一和美术专业相关的事)。”我问她:“平面设计精通不?”她说:“略会一点。”我又问她:“动画设计精通不?”她说:“不精通”。我问她:“你是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这四年学到了什么?最精通什么?不想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吗?”没想到,她倒不耐烦道:“小姨,我大学才毕业,哪知道自己适合干啥,我觉得自己交际能力比较强,想从事经纪人方面的工作。”听到这话,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做这行业,起码得具备丰富的人脉资源,你大学刚毕业,哪有这样的资源?简直是异想天开,放弃专业去从事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工作已然是一种冒险,而且是在这种毫无准备、头脑发热状态下做出的选择,简直就是百分百的冒险。我近乎哀求道:“你还是先找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把大学学的专业尽量用上。”外甥女觉得我太过嗦,借口有事中断了和我的聊天。
    搁下电话,沉思良久,新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和我们那个时代有着巨大差别,他们生长在资讯发达的年代,眼界宽广,接受新思潮的能力敏锐,又正处富于冒险挑战的年龄,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判断可以理解。然而时间不等人,青春易逝,缺乏清晰定位的人生往往很难触及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很难获得所谓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也许终其一生也只能与自己的理想擦肩而过;拼尽全力也攀不到自己预想的那根生活高枝……更有甚于有人会自暴自弃沦为啃老族、跳槽族。久而久之,怨天尤人、碌碌无为就成了这个族群特有的标签,大学时代对自己有清晰定位也就显得弥足珍贵。
    的确,要想在大学时代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很不容易,大多数同学不知道自己适合干啥?能干啥?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尤其处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浮躁社会,追名逐利、一夜暴富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既定目标……然而,事实证明,最终“暴富”的往往是那些定位清晰、目标明确、脚踏实地的有志青年。要找准定位,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志趣以及家庭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个过程可以咨询熟悉自己的老师、家长,他们的阅历、经验或许能帮你缩短找准定位的过程。
    此外,根据定位制定目标后,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韧劲,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奋进。尽管过程会历尽艰辛,受到挫折,但其过程也会有朝霞,有彩虹,有惊喜和快乐,其乐融融,其乐无穷。走完这个过程,你才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幸福人生。
    做自己所长、社会所需的工作,未尝不是大学生少走弯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通途。
    (作者系省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