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7期 第131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4-10-2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打造路面典范工程
----------咸旬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纪实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安立广
    “面子工程”是一个不怎么让人愉悦的贬义词。但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面子”却对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咸旬建设管理处提出要将咸旬高速公路打造成“我省同期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路面典范工程”。让我们走进正在建设中咸旬高速公路,探视建设者们的努力与付出。

    咸旬高速公路是陕西省规划建设的“2367”高速公路网中六条辐射线之一,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银川至百色线在我省境内的重要路段,是关中至天水经济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更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大通道,他的将成通车将结束淳化、旬邑两个革命老区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路线起于咸阳市秦都区马庄镇福银高速公路马庄互通式立交,经过2区4县21个乡镇,跨越6条主要河流,连接6条主要公路,止于旬邑县赤道乡,与S306相交,全长93.552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全线桥隧比例18.57%,概算总投资62.18亿元。


以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行为
    咸旬建设管理处一班人在建设管理中,使制度建设走在前头,通过建章立制,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持续开展项目精细化管理活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做到进度、质量同在,人品、精品同在。

    副处长孙科营介绍说,在路面单位进场之初,管理处结合项目实际,按照省交通运输厅颁布的《陕西省公路建设文明工地标准》和交通集团编制的《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安全生产和文明工地分册》》文件要求,下发了《咸旬高速公路文明工地管理办法》、《咸旬项目“五化”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驻地建设、工地试验室建设、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和拌和场站建设等做了具体要求,其中对场站建设规模、标志标牌设置、功能区划分与布置等都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管理处还先后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地巡查质量违约处罚管理办法》、《咸旬高速公路“首件工程认可制”指导意见》、《咸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材料管理制度》、《质量责任追究办法》、《咸旬项目路面工程作业指导书》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并要求各施工、监理单位制订相应的精细化施工落实措施,从而形成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如实行管理处、总监办、高驻办、施工单位共同参与验收的工前四方交验制度,日常巡查制度、原材料抽检制度等,对重要工序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确保了路面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之中。同时,为了使一线操作人员更加明确相关要求,又编制了《咸旬项目路面工程操作手册》,操作手册从各道工序入手,浅显易懂,使标准化施工的要求真正落到一线,落到实处。


强化责任意识 履行管理职责

    为全面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问题,管理处成立了以副处长为组长、质安科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路面工作组,并且路面组成员常驻各施工单位拌和站,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工作业绩与个人考核挂钩。实行路面工作周报制,路面组常驻现场人员每周将本周施工单位进度、质量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上报路面组,路面组汇总后上报处领导,为管理处的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坚持工作例会制,管理处坚持每月两次固定的例会制度,每月月中,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将工地巡查发现的各单位好的和不好的进行对比并制作成幻灯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专题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要求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改进。每月底由总监办组织召开监理例会,从进度、质量、安全、文明工地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不断创新管理 确保质量进度
    尽管项目工期紧迫,工程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进度压力巨大,但是管理处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想方设法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层层夯实责任,使项目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管理处严格按照原材料准入制度,对路面碎石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取样对比,结合厂家生产能力,确定碎石供应厂家。严格机制砂管理,制定了《咸旬项目机制砂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对面层采用的机制砂和矿粉等原材料使用同母岩的粒径为9.5~19毫米规格碎石现场自行加工生产,并在每个拌和站都派驻专人负责机制砂生产的质量与数量,确保路面工程施工质量。在改性沥青质量控制上,管理处派驻监理和施工单位人员进驻改性沥青生产厂家,加大对基质沥青以及改性沥青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从源头上控制沥青质量,同时加大现场沥青抽检频率,中心试验室、路面咨询单位分别每周和半月出具一次沥青质量分析报告,确保改性沥青质量。

    在水稳层施工时,边部采用人工布料、灌水泥浆、人工铁锨插捣、小型压路机碾压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边部密实、不塌边。在底基层铺筑时,采用硬路肩砂砾土与水稳双机同铺、同步碾压,连接部位能有效结合,防止出现纵向裂缝;且在砂砾土与水稳连接处使用灰线纵向标出,确保水稳宽度。水稳层碾压完成、压实度检测合格后采用土工布覆盖养护;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小于50厘米,两侧包边不小于30厘米,并采用统一规格的养生袋按3-5米间距压覆整齐。为减少雨水及养生水对底基层砂砾土的影响,在底基层铺筑完成后,在砂砾土硬路肩上覆盖塑料薄膜。在摊铺机布料器前挡板下缘与下承层之间安装足够刚度橡胶挡板,橡胶挡板下缘距下承层距离不大于3厘米,有效防止沥青混合料竖向离析发生。


借力 “外脑” 解决技术难题
    管理处建立路面咨询管理机制,借力“外脑”,有效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进度。与长安大学新型路面研究所达成协议,由其提供咸旬路面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咨询单位派驻专家常驻现场,从人员培训、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机械设备组合、现场施工等各环节提供咨询服务。并编制了《咸旬项目路面工程作业指导书》,对各个结构层从工序要求上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作业指导书经过省内专家评审,确保了指导书的实用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对路面施工的指导性。同时,管理处打破常规,从各结构层的目标配合比开始就进行专家评审,对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也是通过邀请省内路面专家进行专项评审的方式予以解决,有效解决了路面技术问题。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