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8期 第132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11-28 星期三
今天是: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秦岭山路的那些事儿
新闻作者:0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金秋,使秦岭再次成为旅游休闲的热点,那些绚丽的秋色留给人们美好的回忆。

    从关中往南翻秦岭的路,以前就是312国道、210国道、108国道、210省道、212省道以及316国道,它们分别通向陕南的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大重镇。这些国省道作为交通命脉,大都始建于民国时期。现在沪陕、福银、包茂、京昆高速已经能顺顺当当地翻越大秦岭,对长距离大运量的交通运输来说,高速公路具有绝对的优势,它们自然吸引了绝大多数的长途运输车辆,想来与高速公路走向相似的国省道是否该退居二线了,车流量少了,这些路还用得着大动干戈地去打理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报记者与通讯员走访了国省道翻越秦岭的一些路段。听闻眼见了那些秦岭山路的事儿。这些路不但没有落寞,随着周末自驾、骑行秦岭户外活动的兴起,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沿途景色美不胜收,行驶其中的车辆不断地停下来,穿戴着户外装备的人们钻出来拍着照片。路,不再是运输货物的载体,还成为人文自然风光的走廊。随着路的功能转变,公路人的工作也从以往拼着命地保畅保通向着打造景观路而转变。近些年,西安、宝鸡、商洛、安康、汉中等公路局向这些秦岭路段不断投入资金,建设观景平台、景点标牌、绿化观景点,增加观景安全和路域文化的设施。小亭子、小椅子、卫生间、停车位……这些设施让人们安安心心地停车,慢慢悠悠地闲逛,回家后把秦岭美景传播到四面八方。


108国道  采写人:郭少言  



18公里观景台



桃李坪道班



金井村修路的村民



108国道秦岭段


    108国道总体线路为京昆高速走向,进入陕西澄城,108国道与京昆高速分道扬镳,京昆斜插阎良进入西安,108国道则向南绕行大荔县到渭南市,接310国道(连霍线)进入西安,因此,渭南至西安一段为108国道与310国道共用线。在翻越秦岭段,京昆高速选线于210国道与108国道之间,京昆取道户县,而108国道取道周至,翻秦岭,过了佛坪到秦岭南麓的金水,108国道才与京昆高速重新汇合,并肩过汉中,入四川,在四川108国道被称为川陕公路。这样的路线设计使高速公路与国省道互为补充,尽量兼顾到各市、区、县的发展。2010年、2011年发生较大水毁后,公路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修复工程,改善了108国道路况。因为没有重型车,路况一直保持得较好,这两年主要用心在服务上,去年西安公路局创建示范路给108国道洗了一回澡,清理堆积物1500方,拆除非公路标志标牌346块,拆除违法建筑12处,取缔非法加水洗车点49处,清理摆摊设点445处,收回公路用地2480平方米。好事也一箩筐:7座危桥1座病隧得到整治,安保工程做了1932米,新设水沟2.2公里,平交道口改造24处,增设标志159套,标线31公里,综合服务区1个、卫生服务区2个,交通流量自动观测站兼路网运行视频监控点3个,可变情报板2块……108国道秦岭段面貌一新!秦岭闹起脾气,山崩水涌,对付它是山区段的老任务了,西安公路局成立了4支应急抢险突击队,3个服务小分队,配备机械设备63台(套),在蓝田、长安、周至三个山区段筹建了3处物资库。
    我从周至进入秦岭,已是入冬时节,然而,漫山遍野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深秋余色,金色的树叶枯黄了不少,108国道的养路工们挥动着长长的扫帚不断清扫纷纷而落的树叶。从马召开始进山,第一眼看见的是仙游寺。还没有黑河水库的时候,仙游寺坐落在黑河岸边的峡谷里,那里自古仙气缭绕,白居易游历时在这里写下比美人更为不朽的《长恨歌》。那时,年少的我在寺中游历,躺在河岸巨石上,枕着黑河涛声睡了一夜,仙游寺是我少年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页。后来,因修黑河水库,仙游寺整体搬迁到108国道边的高地上,在唐塔底下发现佛舍利子使仙游寺名动天下。现在的仙游寺几经曲折还没有建好,几位僧人在临时安置的数间红砖房中度日,两把清朝的雕花椅子仍然庄严地摆成中堂模样,桌上供着老主持的黑白照片。现任主持长海师傅说门口小房里挂的大铁钟是明朝铸造的,上面镌刻着当年积功德钱的人名字。旁边小房挂着巨大的牛皮鼓,晨钟暮鼓,无论寒暑,几个僧人每日吟诵经文。仙游寺动人的传说,它的历史,它动迁后的曲折经历,都是108国道边值得造访探索的地方。
    老桩号17公里,是距周至县城而言。桃李坪道班的两位师傅开着小养护车,一路上查看事先放好的防滑沙,有没有丢失遗漏,发现少的立即补上一袋。这秦岭的雪是说下就下,道工们老早就做好了防雪防滑准备。桃李坪道班里种着墨竹,有人想出50块大洋买走一根,道工们舍不得,老陈手摸着竹子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竹子,我亲手种的,别处没这品种。”住在这里的人像郑板桥一样过着窗外有竹的日子。君子以竹自比,因为竹中为虚空,象征着人格的谦虚,金庸侠用“虚竹”做笔下人物的名字。道班是一处幽静的院子,干干净净的二层小楼,窗外的柿树顶着熟透的果子,伸手可摘,两条狗安静地卧在楼下看家护院。卫生间是水冲的新厕所,为的是方便来往的行人。道班门口牌子上画着服务区“停车休息喝水入厕”的大图标。道班兼具服务区功能,在路上跑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回见着。桃李坪,光想这名字,就是一片美丽的世外桃源,道工们却另有说法。传说,年轻的秦王李世民西征,把桃夫人和李夫人二位寄养在这村子里,因此这地方叫了“桃李坪”,原是个香艳的名字,美丽的传说香艳着一处风景。
    18公里,我们看见周至段修的第一个大观景台,就着路边突出的小山头,几步攀爬,便可居高一览黑河水库风光。场地能停四五辆车,一对情侣停下车,正手牵手地往上爬。为了增加安全性,道路拐弯处安装着反射凸镜。场地中央修了两座红顶的亭子,是省公路局赠送的设施。像这样的观景台,西安公路局修建了6个,并配套修建了综合服务区、风雨亭、绿化景观小品、停车位等设施。在108国道元潭子综合服务区,设有停车区、综合服务大厅、洗手间等设施,人们可以查询信息、手机充电、简单医疗、就餐加水、应急修车、休息如厕等,还尝试为自驾游、驴友穿越、山地自行车骑行等户外活动人群提供宿营服务。
    26公里是一个大转弯,弯里窝着“望长沟道班”。五月份到老县城去,半夜走到道班门口按过喇叭,今天我去“质问”为何不给开门,道工认真地说,门口是交通要道的大拐弯,整天都有人在按喇叭。秋霞嫂的面擀得好极了,吃的小伙子都不想往西安局调了。院子号称是小花园楼阁建筑,竟然在二楼还有长长的露天游廊,旧时小姐们走的游廊上正倚着一个道工,朝下静静地看着西安局和周至段的书记,不说话。道工,无论青壮、年老都是羞涩的,他们默默地扫地、修路,没什么话可说,只要食堂的面好,日子就有了笑。
    29公里出名了,名声是自驾客驴友们传到网上的。这里是108国道的磨石沟桥,桥下土路可走到山顶的共兴村,看秋天的秦岭红叶。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一路排开的旅游大巴车长达一公里。前面不远是32公里的木匠河街道。这时的108国道变成一条街,两边是四五家驴友旅馆和农家饭店。饭馆里卖的秦岭腊肉炒各种菜,还有黑河的鱼,农家的面。今年五月,我在这里住过一宿,夜晚的寂静可以听到山籁,在清晨的鸡鸣狗吠中醒来,有种羁鸟归旧林的自由感觉。
    往前一点,到38公里的时候,朝路边山上一望,几个农民正在修一条小路。我沿土路而上,走到跟前打听,原来是山上金井村的村民在给自己修通村路。村里有四五百人,青壮的大多去打了工。路不好,得走,短短3公里,从108国道走到村里得一个多小时,负重而上的老太太行走缓慢。因为是上山的路,得垒边坡挡墙,开石头,费用很大。怕资金短缺,路就不敢设计得太长,这样却导致路线拔高过快,急弯太多,路基垫好后,农家三轮拐不过弯来。现在他们正在改建,前年周至县交通局给这条路投入过100万,除了公路部门的补贴,还有西安的扶贫项目资金。像这样的小山村在秦岭山中不计其数。住的人不多,修一条路的投资和收益相差太大,有人建议把山里的群众迁移到交通方便的地方,许多地方也已经移民。但是,在一个人心里是故土难离,给家乡修好路是每个村民的梦想,不论他们是不是已经在城里打工,即便一年才会走一次山路,这路却是归家的路。

    走到62公里,至大滩的时候,是三岔路,这时离开108国道向西行,约20公里可到达著名的老县城。那一处神奇的世外桃源,多少故事传说以及著名作家叶广芩的《老县城》将它包装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景点。以前进老县城的路是土路,非越野车莫入,然而,今年五月,我从108国道走厚畛子进老县城时,路变成崭新漆黑的柏油盘山路,一路驾驶如行云流水,穿梭在美丽神秘的风景之中,体会的是走进森林公园的惬意感觉。            本文供图  郭少言  


210国道   采写人:杜妮娜

广货街镇







   “霜皑覆岭穹,朔望北塬洹!2014年初冬,稀稀落落的冬雨滴答着,我们踏上熟悉的210国道,从沣峪口到广货街,从北麓到南麓,用另一种眼光重新审视秦岭大山。210国道是陕西南北跨度最长的国道,从最北部神木红碱淖进来,最南部镇巴出去,是陕西的经济大动脉,从西安到重庆这一段也一直叫西万公路。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9年,我们所走的这一段穿越秦岭,通往柞水、安康、汉中的交通要道,路边的洗车店、加水点、小饭店、旅馆数不胜数,何等的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如今随着西康铁路和包茂高速西康段的通行,这里竟有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味道,但同时路况好了,天和山更为洁净了。
    西安公路局长安公路段段长邵东野告诉我,如果在天气晴好的日子进山,不会是这般景象,久居都市的人们一到节假日,渴望与大自然亲密互动的心蠢蠢欲动。秦岭被称为西安的后花园,每年的4月到10月,来山里避暑纳凉的市民的车子排起了长龙,高峰期一天的车流量可达20000多辆。虽然跑陕南、四川的大货车少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私家车,拥堵随时发生,寂静的山野变得格外喧嚣。
    从沣峪口进山,道路整洁,宁静,几乎没有大车通行,偶尔有载客的小型班车拉着几名稀稀拉拉的客人缓慢通过。顺着沣河一路向南,沿途路过很多著名的景点:观音禅院,净业寺,黎元坪,九龙潭,喂子坪,观音山,广新园,万花山,石羊关,小坝沟,大坝沟,鸡窝子,东佛沟,分水岭。路边一家挨着一家的农家乐,金樽鱼、虹鳟鱼、炖土鸡的广告牌竖在农户家门口,家家门口摆着卖野生菌、猕猴桃、山柿子、土鸡蛋、土蜂蜜的小摊点。尽管已入冬,秦岭仍是红叶遍野,层林尽染,分外妖娆,还是有不少驴友和摄影爱好者不顾山里的寒冷徒步路上。
    邵东野说,为了适应游客的需要,西安公路局和长安公路段联合将210国道长安段打造为省级示范路,优良路率达92%以上。采用统一颜色刷新安保设施30公里,完善防水罩面剂罩面,补充导向标1300个、端头警示标线50处,加贴反光膜3000个,增设凸面镜19套,完善标志110套、桥梁公示牌18套,建立起统一清晰、科学规范的指路标志体系。改造破损排水沟2500米,将强制卵石减速带改成了柔性橡胶震荡减速,减小了对车子的伤害。还借着山势给凸起的石头刷上蓝底白字的“慢!”“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等警示标语,远远望去格外醒目。路两旁原来裸露的地方被养护工人种上了绿草和鲜花,竹子造型的花坛美观又实用。较为平坦的地方还修了公共生态停车场、凉亭、观景台,方便游客中途休息。他们所做的这些努力,就是为了给休闲观光的人们提供一个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和暖心服务。
    中途我们在黎元坪停车休息的时候,遇上了正在道班清洗卫生间墙面的班长周争会,他是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先后在鸡窝子、甘沟、黎元坪道班干过养护,在他的记忆深处,驾车走这条路很艰辛,司机们跑一天的车即便一切顺利,也常常是两头不见天日,路途的景色也就自然无暇顾及。家在关中平原的他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坐着大巴翻越黄花岭、秦岭的辛苦似乎成了心底再也不愿触及的伤痛。过去的道班,只有几名养路工,承担着近30公里山高、坡陡、弯急的危险路段的养护,工具只有铁锹,扫把和洋镐,虽然条件简陋,但只是单纯负责养路修路,那时因为过路的大型客车多,遇上下雨或重载车碾压,路上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坑槽,他们就要运来碎砖、砂石,或铲路边泥土,将路填平。平时只需将路边散落的垃圾和落叶清理干净就行了。工人们都上路的时候,道班门上常常挂着一把“铁将军”。现在,走这条道游玩的人多了,小小的道班俨然一个小型服务区,从封闭走向开放,除了日常养护管理,一天24小时有人值班,提供热水、应急救治、修车,停车、住宿、餐饮等服务,哪位驴友的车不小心爆胎了,没油了,胳膊腿划伤了,小孩子感冒发烧了,都可以来道班寻求帮助,道班成为了游客们心中另一个家。
    告别周争会,我们继续沿着210国道往南走,翻过分水岭走十几公里就到了以前有“小香港”之称的广货街。广货街是西安、商洛、安康和长安、户县、柞水、宁陕三市四县的交汇处,210国道穿行南北,102省道横贯东西,两条路的交汇点,就在广货街。广货街原来叫沙沟口,后来因地理位置便利,贸易繁盛,山里人把外面进来的以“洋”字打头的洋火、洋油、洋面,洋布、洋镐、洋铣,或者不以“洋”字打头的丝绸、花布、细瓷、精铁等,统称为“广货”,才得名如此。1995年,广货街设立了一个木材检查站,拉木材的车辆都把广货街作为中转站,南来北往,车水马龙。国道和省道汇合于此,木材市场又兴隆,为广货街带来了大量财富,餐饮、住宿、娱乐场所鳞次栉比,当地人指着一家并不起眼的馆子说,这家馆子以前生意可好,没通高速前,无论谁只要往返西安至镇柞、宁陕之间,都得挤“轿子”或卡车,到了广货街,“灰头灰脸”的,不可避免吃上街边的“高价”饭食,人们对广货街印象最深。
    2007年,西汉高速正式通车,前往巴蜀的车辆选择了走高速。2009年,包茂高速西安至安康段正式通车,前往湖广的车辆选择了走高速。西汉高速位于210国道以西,西康高速位于210国道以东,三条路呈“川”字形并列。人流物流迅速转移,广货街迅速衰败了下来。但是很快,绝望之中的广货街居民发现了山那边的游客开始不满足止步于岭北的探险,一批批游客从西安、柞水、广货街、蒿沟一路走来,带动了以峡谷漂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家乐为主的生态旅游的发达。李铭东是广货街镇蒿沟村的农民,在蒿沟,他开的农家乐赫赫有名。他说,“别看我家现在生意冷冷清清,旺季客人得打电话提前预定,来晚了就没地吃住了,一年至少20多万的收入,眼下我正筹划再建一个大养鱼场,给自家和周边的农家乐提供一条龙的服务。路好走了也缩短了山里山外的距离,如今我们这里很多人都在西安买了房子,冬天出去住住有暖气的房子,夏天回山里度假消夏,很是惬意。”

    返程的路上,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壮丽,枫叶醉倒在风中,一群养路工正清理着路边的杂草,擦洗着护栏。宁静旷达是我此行的感受。我想,蜿蜒在山间的210国道见证了过去秦岭南北交通运输的艰难,如今穿山进洞的高速公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尽管210国道翻越秦岭段作为载客、运货的使命缓慢结束了,但因成为旅游者进山游玩的最佳走廊,又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本文供图  杜妮娜  


316国道   采写人:张永涛



    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越秦岭的古道较多,较为著名的就有子午、傥骆、褒斜、陈仓、连云等栈道。如今我们还能在秦岭深处的悬崖璧山上,找到一些古栈道的遗迹,或为残孔,或是朽木,令人感叹。
    时过境迁,新时代的交通人在大秦岭中跋山涉水,架桥铺路,谱写着一曲曲壮丽之歌。316国道在宝鸡境内起于汉中界,经凤县的柴关岭、留凤关、酒奠梁、双石铺、马陵关、张家窑,止于甘肃两当界。该路段前身在1949年被分为宝汉公路(柴关岭―双石铺―宝鸡)和双华公路(双石铺―华家岭)。1972年,宝汉公路和双华公路被改造为渣油路面。1985年全线再次改造为沥青碎石路面。1986年,交通部将214省道宝汉线柴关岭至双石铺及双华公路命名为316国道,宝鸡境内全长67公里。近20年,又不断升级改造,现为沥青砼路面,二级路标准。
    随着姜眉公路和西汉高速的相继开通,曾经有一个时期,小车、大车,客车、货车大多都选择从姜眉公路和西汉高速通行,原因是姜眉公路隧道多,距离不仅缩短了,而且路况好;西汉高速不用说,那是更加快捷了。有人不无担忧地说,位于秦岭山中的凤县将被边缘化,交通要塞的功能可能会被取代。时间证明,凤县这个小城不但没有被边缘,反倒热闹起来,甚至被网友戏称为“一座不甘寂寞的小县城”,而来自官方的评价则是:“中国最美小城”。
    作为公路人,我更关注这里的路。我担心路没有人走了,担心路也被边缘化了,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多年以后,316国道福兰线、212省道陇凤线上,每天依旧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它们有自然风光的旖旎多姿,有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这是什么高科技、现代化都无法替代的。单拿316国道来说,沿途经过的紫柏山,凤凰湖、灵官峡等自然人文景观,就让人流连忘返。
    位于凤县和留坝两县交界的紫柏山,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享有“岭南独秀”、“秦岭明珠”之美誉。逶迤延绵数百里,气势磅礴,远视之,只见前首高仰,后驰巨尾,势如腾飞巨龙。山中深处,有溶洞、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更是休闲度假,探险旅游的好地方。
    凤凰湖位于凤县县城之内,嘉陵江上,实际也正是316国道和212省道的交汇处,每到夜晚,星光璀璨绚烂,游人如织。如梦如幻的水景灯光音乐表演,满街的羌族舞蹈表演,实在是让人心灵震撼。站在仿古廊桥之上,丰禾山、月亮湾、凤凰山一览眼中,歌声、水音、音乐声,声声入耳。一缕微风袭来,让人们体验到了月光之城、凤凰之乡、七彩凤县的别样景致。很快,周边的人们在闲暇时,总想去凤县转转,去看看那山、瞧瞧那水。一时间,外省的游客络绎不绝,不远百里驱车赶来看个夜景。
    顺着316国道出凤县县城,朝西行大约6公里,便可到灵官峡。灵官峡的两侧,碧峰众岭卫拱,峭壁俊丽,古松苍藤,淋漓如蔽。著名作家杜鹏程的名篇《夜走灵官峡》写的就是当年在这里修筑宝成铁路中的小故事。沸腾的工地,有数不尽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作者选取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作为作品的主人公,通过他们的对话,歌颂筑路工人不畏艰险、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如今《夜走灵官峡》的全文浮雕就立在景区入口处,下面则是当年工人们劳动的浮雕画面,让人们肃然起敬。宝成铁路是1952年7月从成都端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始施工,1956年7月两端于甘肃黄沙河接轨,1958年1月正式通车。从《夜走灵官峡》和那些浮雕画面中,我们隐隐约约能读到当年交通人的艰辛和风采。
    除了人文景观,沿路的自然风光也让人心旷神怡。春见山花烂漫、彩蝶纷飞;夏享林荫凉爽、清泉流水;秋观似火红叶、瓜果飘香;冬看雪压劲松、素裹银妆。当然,作为公路人,在我眼中,最美不过养路工。那一抹抹橘红色的身影,常年穿梭于公路之上,为人民群众的出行保驾护航。在宝鸡公路局凤县公路段副段长陈宏安那里,我了解到,316国道在凤县境内设有4个道班,依次是榆林铺、南星、酒奠梁、张家窑,仅从一个个独特的名字来看,一定是有好故事的。陈宏安介绍说,316国道凤县境内公路有30多名养路工养护,多为山区路段,近几年,来这里休闲旅游自驾游的人特别多,使他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越是这样他们越是要把路养好,给游客展示一个最好的路况,让大家走在上边,就犹如进入公园一样休闲、自在。他说,结合宝鸡打造美丽公路,配合地方发展旅游,在公路路域环境整治方面,宝鸡公路局和凤县县政府部门都给予公路段大力支持。尤其是近两年来在公路两侧整修平台,栽植种植苗木万余株。有时地方政府出苗木,群众就出劳力共同完成公路绿化。就在前不久,凤县公路段与县政府共同对留凤关过整路段全部进行硬化,对张家窑路段全部进行绿化。去年,他们在柴关岭、酒奠梁,西坡路修建了3个风雨亭,为司乘人员提供方便。在危险路段、旅游景点处新增了10多安全标志,确保游客安全。今年年初,宝鸡公路管理局挤出资金,又为他们配备了专业道路清扫车,每天对全路段清扫一次,使公路保洁达到了常态化。现在,路况好了,干净整洁了,群众共同爱路、护路的意识也增强了,这是集体的功劳。
    路不会被遗弃,路就在脚下延伸。无论是古道还是新修道,无论是国道、省道还是县、乡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作者供职于千阳公路段)  


101国道   采写人:杜会琴


    省道101过去是连接秦岭山脉和关中平原的唯一途径,也是昔日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所描述的路段,该路段在商洛境内只有17.6公里,其余皆在蓝田境内。随着蓝小二级公路、沪陕高速、福银高速的开通,101省道已经不像往日那么繁华了,除了个别商洛到渭南的班车和拉砖车经过,路上基本无其他车辆。加上这里山高入云,公路蜿蜒盘旋,路外绿树成林,不管哪个季节呈现出的都是绝对的静谧。
    每年到了深秋季节,秦岭红叶漫山遍野,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不久前的一个周日,我沿着101省道爬上秦岭去看红叶,一路蓝天白云相伴,心情如飞翔一般的愉悦。
    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75.8%,生态环境优美,地质地貌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著称。驱车行走在暖暖的秋阳下,看窗外峰回路转,已经变红的叶子无疑是个急性子,瑰丽似霞,而慢腾腾的绿叶则固守着夏日里那一抹翠绿迟迟不肯褪去。伟人笔下的“层林尽染”在这里有了最真实最直观的表现。
    行走在这样的风景中,叫人不自觉地想起了那个叫王维的唐代大诗人,他诗与画的巅峰之作,都集中出现在秦岭一个叫辋川的地方。他的《辋川图》,被历代中国山水画家视为神品。与历代才子的人生际遇相仿,王维在学业上顺风顺水,在仕途上却命运坎坷。40岁时,他便倾心秦岭,隐居辋川。“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在王维的眼中,秦岭的绿色是那么空明而浓郁,连空气中都充满了绿色元素,让人整个身心受到浸润,绿色在人的眼中甚至到了没有下雨就可以打湿衣服的地步。王维眼里的秦岭山水澄明、安静、淡雅、内敛。他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在山中随意游走,感受着整个身心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惬意和自在,大秦岭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落魄的诗人,诗人又以不朽的诗句咏颂着秦岭。
    坐在车内,我想象着1600多年前的唐代,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和谐、互敬和互慰,那时的秦岭与今天的现状肯定不同。对于现代人来说,全球化的文明进程和生态危机几乎是并驾齐驱地飞驰而来。急功近利的现代人丧失了亲近山水的耐性,也失去了被山水感化的禅意。欣慰的是,据统计,秦岭的生态退化速度在中国所有山系当中最为缓慢。得到良好保护的秦岭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巨大的福音。
    转弯后,抢入眼帘的秦岭道班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现实中,院内的一抹橘红色促使我停下车来,我知道那定是我们常年坚守在大秦岭深处的优秀养路工――段瑞仕,看到我来,憨厚的老段把一双手在身上蹭了又蹭,然后激动地像见到了亲人一般握着我的手,我告诉他,只是周日闲游并无公事,他搬出椅子我们坐在院子聊了一会,长期的独处,单调枯燥的工作使他倍加珍惜每一个愿意和他接近的人。老段说,冬天马上要来了,他正在加紧备防滑料,今天车出了一些小问题正在修理,所以才有时间呆在道班。
    告别老段后,我一口气上到了秦岭最高端,抬脚就进入蓝田界了,路边的农家乐相比于盛夏有些冷清,但依然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此小聚,因为海拔高的原因,风中透出一丝刺骨的凉,可以料想,大雪之后的秦岭,定会是一片琼枝玉树,那种晶莹剔透的洁白是不同于秋季的另一种美。
    秦岭的四季肯定都是美的,盘绕在山中的101省道在道工的尽心呵护下,以畅通和静美让四面八方的人们实现亲近秦岭的愿望,不管你在何种季节、怀着何种心情走进秦岭,这无言的大山都会给你莫大的启发、安慰和回馈。
    对我来说,最美就是这醉人的深秋。               (作者供职于商洛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