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期 第133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01-09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聚力“三抓手”
----------安康公路局路域环境治理纪实      
新闻作者:文 / 郑永安 唐弟勇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公路局部署,近段时间以来,安康公路管理局积极行动,制定印发实施方案,确定重点治理线路,因地制宜,克难攻坚,聚力“三抓手”,打造和谐路,路域环境整治向着生态、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


部门联动  抓难点
    针对综合治理工作发展不均衡,公路部门孤军作战难以形成合力的突出问题,安康公路局深刻理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20字方针涵义,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完善方案。积极向主管局和市政府汇报,促成市政府办制定下发了《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机构、各工作部门职责和分工。宁陕、石泉、镇坪、岚皋等县区结合辖区国省干线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
    结合安康局养管干线公路的实际情况和2015年公路改建和大中修计划安排,确定210国道、207省道为重点治理线路,316国道汉滨区建民镇至石泉段、310省道为治理路段,316国道汉滨区建民镇至白河县下卡子、102省道、206县道因改建工程已动工并列入2015年改建计划,308省道因受安平高速建设影响确定为一般治理路段。在划分路段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同步实施,分步完成”的原则,全面组织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结合“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城建和旅游产业开发等建设内容,对干线公路路域环境实施全面治理。岚皋县对县城过境公路肖家坝至缫丝厂段进行了治理改造和绿化,使出口段路段实现通畅,提升了品位。新建停车场1处1000平方米,利用公路挡墙新作巴文化雕塑墙1处。旬阳县对县城至白柳工业园区5公里路域环境进行了治理,拓宽硬化了两侧人行道,栽设了路缘石,按城市道路标准进行了绿化;对沿线临路建设的安置点统一管理,规范搭接。镇坪县以示范路和厅级文明公路建设为契机,对省道207线有计划地实施治理,采取修建绿化带、栽设U型管、隔离栅栏和增设钢波护栏等办法实施路田路宅分界。督促当事人对道口进行硬化、栽设警示桩等办法对平交道口实施有效管理。联合交警和城建部门对城区路段的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平利县在公路沿线村镇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修建统一风格的绿化花坛,对临近公路的村民安置点污水排放进行工程治理。紫阳县对城区过境公路进行了部分拓宽改造。汉滨区五里镇对集镇过境路段排水沟进行了改造。白河县联合交警加强城区道路通行管理,保证了车辆畅通。


因地制宜  抓亮点
    突出地方特色,打造精品线路。207省道安岚路,是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和旅游线路。局领导多次协调县区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现场制定实施方案,逐段查看治理情况,要求承担养管责任的汉滨、岚皋公路段集中路政、养护等力量,协调当地政府对公路防护、绿化美化设施及沿路乱种乱占等问题限期进行治理,迅速恢复路容路貌。
    210国道穿越宁陕和石泉两县,全长225公里,是全省、也是安康局确定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路段。完成了《210国道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编制工作,已专文报备省局。目前共完成综合整治投资260万元。
    宁陕段确定旬阳坝集镇过境路段为示范路段,协调相关单位做好规划,明确沿线村镇过境路段由当地政府牵头整治,签订门前“三包”(即:包路产完整、包卫生整洁、包水沟畅通)管理协议239份;石泉段确定银龙集镇过境路段为示范路段,采用绿篱和栽设警示桩进行隔离,安装路宅分离隔离网1300米;通过政府联合开发商在饶峰镇过境路两侧统一修建了花坛,成为过境路治理的一个亮点;刷写“路域环境整治标语”8幅计800平方米,绿化植树600株,治理污染1000平方米。

    加大巡查治超力度。组织局巡查大队、银龙治超站和石泉段对石泉茶石路超限运输车辆和抛洒污染进行综合整治,与6家沿河沙石场签订了协议。坚持每周3次进行流动治超,确保了桥梁运营安全。对沿线公路标志进行了修补,刷新防护设施、桥梁护栏、隧道洞口,完成了示范路50公里的道路标线2000平方米。


标本兼治  抓长效
    坚持依法治理,措施得力,标本兼治,确保治得住,不反弹,促长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实施整治工作,做好沿线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消除对立情绪,化解治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石泉段针对沿线村民乱堆乱放问题,制作告知书,限期整改,逾期将进行强制清理。加强工作人员的法纪教育,要求执法人员坚持文明执法,严格按法定程序实施处罚和拆除违建构筑物。在处理路田(宅)分界等群众敏感、抵触较大的问题时,依靠各级政府,在兼顾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同时,各单位制定了处置引发社会事件与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疏通群众来访通道,及时消除矛盾根源,确保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督查督办。对综合整治工作实行定期考评、通报、问责。在局路政巡查大队建立督查室,抽调4人集中办公,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整治过程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下达“督办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去年12月中旬,按照省局的检查标准,安排工作人员对各县的治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
    明确整治要求,营造浓厚氛围。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明确将此次治理工作列入近两年的重点工作,落实专人负责日常整治工作。在局域网站及时报道整治工作信息,利用媒体、报纸、网络、张贴通告等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路域环境治理工作惠民利民的重要意义,及时收集各阶段的治理成果与影像资料,按时上报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旬报。这期间,共出动宣传车360台次,发放宣传单25000余份,书写大型公路宣传标语36幅,营造了综合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