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3期 第134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01-2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第一版 下一版 >
寻求合力开新局
----------榆林公路管理局2014年路域治理纪实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苏月华
    从地理版图上来看,榆林地处新亚欧大陆桥中腰,居于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重点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群和青银联系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也是关天经济区的主要辐射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能源资源支撑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塞外入陕的重要通道。

    2014年,榆林公路管理局落实省政府开展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通知要求,按照榆林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分排查摸底、典型示范、全面推进、总结提高4个阶段,从2014年起至2015年上半年,全力提升国省干线公路通行环境和整体服务水平。


结合实际求合力
    榆林市现有1310公里普通干线公路,其中有30.8%的道路处于超期服役状态。普通干线公路具有开放式、大流量、进出方便、混合交通的特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联系最普遍,但是对它的养护管理,特别是路域环境治理一直是难点。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出行的需求逐渐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对畅通、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及公路两侧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显现,管理难度日益加大,由公路管理机构单打一的管理模式亟需改变。
    2014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文件,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实行“以市为主、省市共担”发展模式,落实了市县政府对普通干线公路的建管养职责。《公路法》等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以及交通、发改、公安、工信、国土、城建、环保、质检、工商等部门,在公路管理中的职责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结合时代的需求和当地实际,榆林公路局定下公路养管工作变单打独斗为多方合力的新思路。全局上下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卯足干劲寻求各方合力,冲刺公路养管翻身仗。在2014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按照省厅“合力办交通”的要求,榆林公路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提升路况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榆林市政府提出以县区政府牵头,交通公路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完成的总原则。凡属路内的治理任务,以市公路局及所属单位实施为主;凡属路外的治理任务,以县区政府及所属部门实施为主,公路部门提供业务协助,并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对各县区和各相关部门治理任务进行了量化,落实了责任。

    在榆林公路人的积极争取下,各县(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协助,路域环境治理工作正在由交通内部行业职责转化为政府行为。


齐抓共管求实效
    为了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转变,2014年,榆林公路局践行“政府牵头组织、部门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呈现稳推进、工作实、亮点多的良好局面。
    榆林公路局完成多项公路综合整治项目打造安全的行车环境,共治理高危边坡3处,挖土方量达139160多立方米。修补沥青路面3600平方米,实施路宅、路田分家37000延米,疏通涵洞968.6立方米/414道,对排水不畅的4公里边沟进行彻底开挖。规范沿线非公路标志牌及宣传标语,已覆盖挡墙墙体40余条/4500平方米非公路标语,拆除挡墙电脑喷绘广告布28块。
    针对公路建筑控制区的治理,联合政府、公安、住建、城管等单位对控制线内违反《公路法》,且未经其他部门批准的建筑物,依法累计拆除13处/734平方米。?对相关修建手续完备的一般建筑物(含村庄民房),由县乡政府对其墙体进行统一整治、粉刷,通过绿化遮挡或其他与环境相协调的隔离措施,并由交通、公路部门与所有人签署协议,留存影像资料,保证不在原址进行改建或扩建。

    过村镇路段的治理一直是一个难题,榆林公路局联合政府、公安、住建、城管等多个单位对辖区内14处集贸场所进行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将沿线村镇与公路进行有效隔离。米脂境内采用U型钢管进行隔离2.5公里,绥德境内采用砖墙、花草树木隔离14.2公里,清涧境内在210国道沿线较特殊路段,设置具有清涧特色的石板文化墙。


典型示范求引领
    通过半年多的治理,2014年11月,榆林市在治理效果明显的210线绥德、清涧段召开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公路绿化工作推进现场会。榆林市副市长李文明在会上强调,各所辖路段政府,要借鉴其他地市经验,市政府将出台全市路域环境治理办法,将路域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市县两级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固化相关部门路域环境治理的工作责任。同时,市政府要一并出台相关考核办法,定期通报监督检查考核结果,并与交通投资项目计划挂钩,强化日常治理措施,形成干线公路路域环境多层次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参加会议的市公安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全市12县、区分管交通工作副县(区)长、交通局局长、公路段段长均表示将吸取先进经验,推进治理工作。为了落实清涧会议精神,榆林市政府于2015年1月12日开始,对各县区国省干线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工作一并纳入全年的交通运输工作进行考核,并在全市范围予以通报。
    陕北地区苦于高寒,绿化工作相对于平原地区增加了不少难度。神木、榆阳、绥德、清涧等公路段积极与林业部门合作,采取林业部门植树,公路部门养管的方式推进公路绿化。榆林公路局的职工说的好:“不管是哪个部门植树,它绿的总是公路,我们一定保养保活保爱护。”这同时也彰显了榆林公路局近年来公路养管思路――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力量,组织动员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享成果。
    针对违法占v利w用公路及公路用地的治理问题,榆阳区政府与榆阳公路段共同协商、探讨治理办法。与沿线加油站等商户约定“三包责任”,即包排水畅通,包门前环境卫生整洁、不乱堆乱放、不乱栽设小广告牌,包绿化成活。集中治理了公路沿线两侧加水洗车点和废品回收站,取缔违法涉路经营点27处。
    经过绥德公路段争取,绥德县政府将路域环境治理工作同城乡环卫一体化、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千里绿色长廊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综合安排、保障对干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投入。清涧县对210国道清涧段两侧进行全方位绿化,建成生态景观大道,划清40处/3198延米路宅路田界线。增设道路反光标志标识牌80块、横立杆50多根、减速带1500米,并为沿线波形梁护栏、示警桩(墩)增设反光膜标志,有效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在神木、榆阳等容易受煤渣等抛洒污染的县区,公路人深入厂矿、工地宣传,确保厂矿、工地按规定做好车辆覆盖工作;加强巡查力度,联合交警随时监控路面,防止煤渣等污染事件的发生;印制倡议书,发放给沿线群众和过往司乘人员。累计查处各类违规车辆12396次,批评教育500余次,“抛、洒、漏”等行为已明显减少。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