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学规划,加大投资,加快发展,确保了决心走在“建设西部强省”前列的陕西交通人不辱使命。有这样一组数字,可以折射出陕西实现公路交通突破性进展的步履。全省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从2002年的110亿元,到2006年的260亿元,2007年将突破300多亿元。
公路建设需要资金,这巨额的资金来自哪里?回眸我省收费公路管理工作走过的历程,我们就可以理解“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和“取之于车,用之于路”的真正含义。
历 程
1995年以前是我省收费公路的起步阶段,也是多头设站收费审批阶段,这一阶段省政府几个部门都审批设立公路收费站,虽然当时收费站为数不多,但日常管理却无人负责,公路收费站(点)存在人员严重超编、通行费资金被坐支、挪用等许多问题。
1995年,省政府正式明确公路收费站由省交通厅归口管理,我省收费公路进入建章立制、逐步规范阶段。收费站设立审批严格按照交通部的规定执行;积极倡导并推动创建“文明收费站”活动,加强收费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改善行车环境。
2000年3月省政府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对全省收费公路实行统一管理的通知》,从当年7月1日起对全省收费公路实施“统一计划、统一收支、统一票据、统一收费标准和统一缴纳税费”的“五统一”管理,我省收费公路进入统一规范管理阶段。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的决策,省厅决定成立收费公路管理中心,从筹备之日起,厅收费中心就担负起规范全省收费公路管理的重担。2002年初厅收费公路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截至目前,我省利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已建成收费公路5795公里,其中已实现联网收费的高速公路1982公里,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收费站点253个。收费还贷公路里程5541公里,设立收费站233个;收费经营公路254公里,设立收费站点20个,由陕西金秀公司、陕西西铜公司等7家企业经营管理。收费公路形成了以省交通厅为行业主管部门,省财政厅、物价局通力协作,对收费还贷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对收费经营公路实行以行业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的行政管理格局。
规 范
紧扣规范管理这一主题,从2001年收费中心筹建开始,先后出台了《陕西省收费公路管理规范》、《陕西省收费公路财务管理暂行规定》、《陕西省收费公路会计核算暂行办法》、《陕西省收费公路财务数据库》、《陕西省二级收费公路信息化建设规范》、《陕西省收费公路收费权质押管理若干规定》等20余件管理制度,使我省的收费公路管理基本达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三优”和工作程序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分配合理化、行动军事化的“五化”标准。
2007年,《陕西省收费公路管理办法》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实施,为我省收费公路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各级收费管理单位在收费广场、收费公路沿线桥隧对《办法》进行了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公路使用者了解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守法的自觉性。
严格贯彻执行收费公路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进一步规范公路收费站点设置,对不符合现行规定条件的,加大清理整顿力度。经省政府批准,于2007年11月1日起撤消将军山、虢镇渭河大桥等17个公路收费站,在省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结合我省收费公路管理实际,2007年,重新修订了《陕西省交通厅撤站还贷平衡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适当提高平衡资金提取比例,增加平衡资金集中数,以解决撤站遗留债务补助的资金来源,增强了全省撤并站综合调控能力,加快了规范调整步伐。
高 效
以近3年为例,我省通行费收入累计117亿元,其中2005年29.2亿元,2006年39.7亿元,2007年截至12月底收入59亿多元,较上年同期增收20亿元,同口径比较年增长率达15%。2005年至今,全省收费还贷公路实现通行费收入99.2亿元;偿还贷款本息68亿元,还本付息率达到69%,利用收费权质押,为公路建设融资55.02亿元。
随着2006年9月高速公路联网陕北分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我省实现了除西铜和西蓝高速外的所有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其中铜川以北高速公路接入陕北区域中心,关中及陕南接入省联网中心。两个联网中心的建成使用,为联网收费提供了技术保证,也使我省联网收费技术水平保持在全国先进行列,实现了所有高速公路“建成一条,入网一条”。
2006年,按照交通部《印发关于收费公路试行计重收费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厅的部署,顺利完成了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工作。今年又开展了强化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计重收费工作,调整费率标准,4次调整计重系统软件,与治超工作实行联动,为建立长效治超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省厅计重收费工作的统一安排,同步进行了非封闭式收费系统联网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并在全省10市组织进行了CDMA无线网络信号的测试工作,对具备数据联网的站点同期完成联网建设工作。截至11月15日,全省10个地市115个非封闭收费站已经完成计重收费建设工作,实行了计重收费,其中100个收费站实现了通过CDMA1X无线网络实现非封闭式收费数据联网工作。
文 明
近年来通过开展建设文明示范站,推进服务标准化。以开展“微笑献社会、文明创一流”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落实“三个服务”,制定《陕西省公路收费服务工作标准》,摄制标准化服务示范片,积极组织高速公路开展服务标准化收费站试点的建设工作,打造收费公路服务品牌。积极开展了“微笑在红亭、满意在高速”,“西安绕城、全心服务”,评选微笑大使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明服务示范站、收费亭、服务明星。在全省高速公路举办了“微笑在红亭,满意在高速”文明收费服务技能竞赛,竞赛在收费公路系统取得了很大的反响,促使全省收费公路掀起了“文明服务创一流”工作的新一轮高潮。目前全省公路已建成省厅级文明收费站99个,规范化考核合格(优秀)收费站142个。
同时在公路收费公众信息网上开辟了“服务标准化”专栏,将各收费公路管理单位文明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专栏中展现,并且将优秀的队列训练,交接班过程、标准的站姿、坐姿等以短片和图片的方式上传至陕西省收费公路公众信息网,为各收费公路管理单位文明服务工作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惠 民
按照“应征不漏、应免不收”的原则,大力支持“绿色通道”的开通,与周边相邻的8个省区市实现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互通。在收费站的醒目位置设置“绿色通道”公示牌,向社会公示鲜活农产品的种类、“绿色通道”优惠政策、规范执法的规定、咨询与举报电话等。自1998年我省开通果品运输“绿色通道”至今,已开通国家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3970公里,涉及收费站140个,开通陕西省果品“绿色通道”5730公里,涉及收费站247个。截至目前共减免车辆通行费5.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服务信息网络,提高服务水平。2006年,联网高速公路路况、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并通过电台、公众信息网和监控可变信息情报板向社会及时报送路况消息;2007年2月,在计重咨询热线的基础上建立了出行服务热线,24小时值守,为公众出行提供服务;实现了利用短信及时发送路况信息;与山西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建立了信息互传、共享机制。同时征求社会意见,了解司乘人员各类服务需求。通过古城热线、广播电台及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累计发布路况信息3万余条,发送短信2.5万余条次,网站首页刷新8.6万余次,发布信息1300余条。服务热线自今年2月1日正式开通截至10月底,累计共有19503个电话呼入,在万人问卷调查中,对热线服务的满意率达到83.88%。
规范 高效 文明 惠民
----------我省收费公路管理综述
新闻作者:文 / 安立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