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是蜡烛山服务区管理员。在岚皋公路管理段工作的16年里,无论是从事公路养护、工程施工,还是危桥管制,面对每一次岗位的转变、角色的轮换,他都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个人得失,直面困难与挑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9年和2011年,他被岚皋段评为“先进工作者”;2010年,他被岚皋段评为“水毁抢险先进个人”;2011年,他被安康公路局授予“十佳道工”荣誉称号;2012年,他被省公路局授予“养护能手”荣誉称号。
S207线蜡烛山公路服务区工程项目由陕西省公路局2007年计划立项,安康公路局负责建设。
为了创建“全省干线公路最好服务区”,将其建成为S207线过往客人的“轻松驿站”、岚皋县旅游接待的“第一会客厅”、大众休闲的“逍遥家园”。岚皋公路人离自己打造“三心”牌公路为理念、践行“三个服务”、努力树立公路行业新形象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但是,管理员人选问题却成了一个难题,经过段领导班子认真筛选,从花里道班一线养护工里选中了他。
2009年4月,他来到了蜡烛山服务区,面对即将正式对外运营的服务区,水电接通、环境卫生、停车泊位、绿化管理等一切工作的万千头紊使只有一名管理员的他真有点自顾不暇了。服务区的每一项管理工作,对他而言都是全新而陌生的。水电工没干过,绿化没搞过。“怎么办?只有完成自我技能提升,才能把工作干好”。服务区电路出现故障,他请来专业电工,给人家端上茶水,奉上香烟,虚心求教,一点点的积累,一年年的磨炼,区内用电用水出现问题他基本都能自行处理,几年下来为该区节省了不小一笔开支。
区内绿化工作,对他而言更是一个挑战。他抓住机会就向聘请来的绿化方面的专业人士当面受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终于将自己锤炼成了一名绿化内行,服务区的整体绿化管养水平上了台阶。2011年夏季的一天,气温38度,3000平方米的绿化带都快要晒蔫了,他背着20斤重的水箱在草地上来回穿梭着,为花草树木集体降温,3个小时的作业,他黑C的身体被阳光照射的发红,他克服着中暑后产生的头晕、恶心等不适,坚持到作业完毕他才去休息,过后发现身上凡是裸露的地方皮肤晒掉了一层。2012年春季,他在日常养护中发现一些树木出现锈病、落叶病,草坪出现枯死病,他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喷药杀菌。对处于树叶干枯、黄卷、树皮脱落等不良状态的树木,他采取输液、发根、驱虫的方法进行救治。而对于那些“濒临死亡”的树木,他开出截枝、灌溉、施肥等“猛药”,通过“手术”等多方面措施使其逐步恢复生命力。经过截枝护干、输液发根、撒药驱虫,区内树木均能起死回生,焕发勃勃生机。在他的用心管理下,区内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在当管理员的6年里,他没有回过一次家过大小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春节,在这些家人团聚、神州欢庆的日子里,对他而言却是要默默坚守岗位。为了做好服务区每一项工作,他没有陪父母过一次生日、节日,他愧疚没有对父母尽到孝道。
2009年7月,年过6旬的母亲突然全身瘫痪,作为儿子的他在得知消息后心如刀绞,他打电话向父亲询问病情,“孩子,你妈有我照顾,你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给组织添麻烦!”2012年11月,母亲突然辞世,他最终也未见其最后一面,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憾事。在以后的每年春节,他都尽可能的将妻女接到服务区过,这也许是他自己对妻子、女儿最大的补偿了。考虑到一个人生活、工作实在很不方便,他动员在家的妻子来到服务区当了一名协管员。从此,二个人夫唱妇随,以区为家,有了这对“夫妻档”,服务区的夜里便多了一些欢声笑语、人间天伦。
2010年5月1日,蜡烛山服务区迎来了开区的第一个旅游高峰。这一天,区内游客流量已达到万人。他在人头攒动的人群中来回穿梭着,时而为游客端茶倒水,时而为游客入厕指引方向,时而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有人问他,“累吗?”他总是笑着回答道,“游客满意,是我最大的幸福!”“服务热情、周到”,是千万游客给予他的评价。当人潮荡去,区内灯火升起时,他才托着疲备的身躯去吃上一口泡面。之后又是连续的工作,清洁和打扫。
2011年6月13日,一名司机气喘嘘嘘跑到他的面前,“同志,请帮个忙,我的车翻到水沟里了”,听到这话,他二话没说,跟着这名司机跑向出事地点,在察看了现场后,他又迅速跑向服务区旁边的雪溪桥道班找来3、4名道工帮忙,终于将出事车辆推出了水沟。司机为了表示感谢掏出几百元钱塞在他的手上,他没有拿,只是说道“这是我们公路人应该做的,不用谢了!”2012年7月3日,他在区内巡查时发现一辆货车爆胎,他主动搬来工具为司机更换轮胎。人家请他吃饭作为答谢,被他婉言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