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期 第134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02-1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消费主义诱导下的生存语境
新闻作者:张 鸿
    我有一位家在乡村的发小,今年6月结婚,我如约前往送上祝福。婚礼现场从发小的着装和言谈中便觉知消费观念在他身上的变化,令我颇为诧异。发小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省城的一份工作,月薪3000元左右,除开衣食所剩无多,老家亦不宽裕,却因为结婚买了A4L。我因此问及他何来这么多钱要买这样的车?方知其父母出让3年的部分土地使用权给他筹了6万元,付了首付提了车。“我同事都开车上班,现在这社会,出门不开车多寒酸呀,咋好意思见人啊”,发小毫不掩饰地回答。殊不知,发小工作的地点与他的公寓之间不过一站路程!我所惊异的是堂而皇之的虚荣心如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前段时间去汉唐书城,读了朋友推荐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作者在书中论及当下人们的三种追求:舒适、牛逼、刺激。舒适,即吃饱穿暖,达到小康;牛逼,指人的根源性炫耀,超越他人;刺激,则对应的是空虚、无聊和没劲。但当下的时代,第一种追求已然达到,围绕咱周遭的大约还是第二种追求,追求牛逼。从小的教育,金钱如何可怕,那会儿我们视金钱为粪土,鄙夷全身上下散发铜臭味的商人、企业家、暴发户。但金钱可以带来物质享受、身心愉悦,金钱可以买来一切的时候,金钱洪流便一发不可收,社会原既存状态下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被颠覆。你看,历史回溯三百年,金钱何时达到当下的这种高度?一部分人不竭余力追求金钱,追求物质享受,中学生开豪华party,卖肾买苹果手机,奢靡的海天盛筵,办车展赏美女,开豪车捕杀藏羚羊、过冬候鸟等等,这些人因为金钱而任性,因为消费而轻狂,带来的是环境破坏,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相攻相伐,无原则无底线,其社交关系以金钱为筹码进行考量。
    我们来捋一捋这消费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众生相便窥知一二。消费时代特有的“暴发户”,一身无关乎搭配的名牌,动辄百万以上的豪车,闲下来就在社交平台发自拍,给奢侈品特写,关注每一季的时装秀,美其名曰走在时尚前沿,“晒”新近拥有的贵重物品,把没钱的人当“农民”、把新近发财还在结合部逗留的当“土鳖”。而所谓的“农民”“土鳖”,却不甘为“农民”“土鳖”,即使其收入仅能维系温饱,也要挤出钱来装扮自己,把自己打扮得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似乎仅有如此方能与人平等,才能被人看得起。随着物流和信息的发达,“合脚事小,耀眼事大”的消费语境更加显化,为追求形式上的平等和统一,我们发明了“山寨”和“代购”。当下就有人心系名品,但动辄支出上万,力不从心如何?那就借乎仿制平台。中国有最为精湛的仿制群体,仿制的产品即为“山寨”品,而“山寨”品的精度更是超乎想象。当然为了规避被行家一眼辨出的可能,那我们有无孔不入的“代购”,国内国外代购,代购省去中间环节,拿到手的产品能省下不少金钱,也是跻身的良好方式。再看每年各地举办的车展,看车变得其次,更多的是车展上的车模。衣不蔽体的车模,似乎更能吸引众多眼球。再回归文化的角度,我们所闻所见的女性文化又有哪一项不是消费文化呢,曾几何时,女性的卓然品质成了人类的消费对象?这犹须倍加思索。
    美国社会学家埃文说,在今天的西方只有一种意识形态,那就是消费。人类社会在商人的操纵下而非政府的领导下,左右着消费者的物欲及对时尚的追求。当下的我们似乎也已进入这样的怪圈。我的发小即是这浩瀚个体中的一例。围绕我们身边的有一掷千金者,也有省吃俭用攒半年工资买LV的人。当下涌现的诸如“粉”、“晒”、“代购”、“暴发户”、“卖肾”、“农民”、“土鳖”、“自拍”、“潮”等众生相,归根结底都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作祟,这种单向度的价值取向是极度可怕的,长此以往,人的生存和发展必然丧失精神基础。因为缺乏正确的文化沉淀、规范的价值支撑,必然酿成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盲目自我,我行我素,进而失却生活的勇气,变得空虚茫然。
    现在看来,一方面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柴米油盐,为了假冒伪劣向消费者协会积极投诉;一方面是新富们靠着聚集的财富占有优质资源,打着饱嗝追求新一轮的身份消费、感官消费、体验消费和艺术消费,终究都是消费主义价值取向的结果!一个连柴米油盐都充满假冒伪劣的生活环境,而这样的消费取向是不是有待纠正呢?也许有一天当消费导向带来的恶果扑面而来令人无从招架的时候,疯狂的人们才能觉醒吧?!     (作者系西略分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