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交通人的产品。一个公路建设项目的造价依据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样的造价才能既符合技术标准又节约资金?能不能给老百姓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在负责全省公路工程定额编制、造价审查的省交通厅定额站,我们找到了答案。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贯穿工程的全过程,是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取得的建设成果与花出去的钱是否物有所值,不仅关系到投资效益,关系到国家和参建各方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省厅定额站的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脚下寻真理 制定计价依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科学合理的确定工程的造价,控制投资,必须有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合理的、能够反映正常施工条件下各种工程内容消耗人工、材料、机械的社会平均水平计算标准,这在工程经济上被称为“估算指标”和“概、预算定额”。有了这套标准,结合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单价和科学的编制办法,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工程的造价。
定额测定、编制是定额站的基本工作,这是一项细致、艰苦的工作,每一项定额的产生都需要上百个数据作支撑,为使定额编制的更加科学合理,同一种工艺完成规定工程量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要在不同的工点、不同的施工单位、不同的建设项目、不同的施工季节多次反复测定,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定额管理科科长孙三民忘不了他和同事们,为了对秦岭终南山隧道的竖井作业进行定额测定,工作人员要和施工人员一样爬到海拔2800多米的牛背岭跟班作业;为了取得一组连续而完整的数据,必须跟着设计者、施工人员的脚步踏遍秦巴大漠的每个角落,需要在四、五十度的高温下在摊铺机前跟班作业达十五、六个小时。
多年来,他们先后完成了154项新定额的测定、编制,其中30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我省沙漠路基、路基冲击碾压、强夯、高边坡防护、改性沥青制作、隧道防排水、钢管拱桥等定额缺项和计价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定额体系。
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造价的直接因素,为方便全省工程造价的测算、控制,厅定额站与各市交通局联合,初步建立了材料价格调查体系。技术科科长刘秋霞带领一支精锐的团队每月都对钢材、水泥、沥青等几十种外购工业品建筑材料价格及我省十个地市的建筑料场分布、生产规模和价格情况等进行定期调查,动态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水平,并通过厅定额站的网站和自办的《陕西公路造价》进行及时发布,对公路造价文件的编制和造价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心中一杆秤 严格造价审查
修路架桥是造福于民的好事,花钱理所应当。但这些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让老百姓觉得这路修得好、修得漂亮,觉得修路的钱花的值!严格造价审查就成了关键。造价管理科科长陈金文说:“这是一项政策性强、对工程建设影响大、关系到多方利益的重要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工作人员自己心里首先要有一杆秤,造假审查既要满足技术要求、又要节约资金。”
“严格造价是个细活,科室一共5个人,清一色的娘子军,但大伙儿工作起来就通宵达旦地看图纸、看文件,根据计价依据看看设计方提供的预算是否有出入。一项工程造价是否合理,我们通常要看五、六十本图纸、文件,全是A3纸,每本重达两斤多。几年下来,我们几个女职工,不是颈椎病就是腰椎病。可看到一个个项目经过我们的审查后都顺利通过审批、获得资金,心里也是高兴的。”陈金文说。
多年来交通厅审查上报和审批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涉及的工程估算、概算、预算都由厅定额站提出审查意见,2007年就审查估算9项,合计254.3亿元,概算17项,合计59.3亿元,预算35项,合计178.4亿元,养护及超限治理项目36项,合计14.8亿元,工作中他们严格执行交通部和交通厅的有关标准、规定,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
在省厅定额站的职工们看来,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2000公里的战略目标,路网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地从建设前期、中期到后期的全过程加强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安全有效,防止工程造价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已不是单纯的技术管理问题,更关系到今后公路建设事业的荣辱兴衰、成败得失的重大政治问题。
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用好、用对每一分钱,让交通公路工程走向资源节约型道路,让老百姓使用“物美价廉”的产品,这是省厅定额站20多名职工10多年来为之努力的方向。有人说,省厅定额站就是交通系统的物价局,这话一点都不假。

第一版
下一版 >
定额与造价:为交通花好每一分钱
----------陕西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系列报道之十九
新闻作者:文 / 封捍东 向 晖 赵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