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期 第135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02-2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一版 下一版 >
食物写就的交通史
新闻作者:文 / 郭少言

    我们都觉得“吃货”成不了大气候,训斥不争气的馋嘴孩子,常常说:“你就知道个吃!”我们又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办大事者的气度。可是,回头看一看历史上的大事儿,战争讨伐,以及伟大交通线路的开拓,许多倒都跟抢吃的有关。还是那句“民以食为天”,饮食经常是历史进程的重要推手。


速食的威力

    公元四百多年,匈奴王阿提拉自东方席卷而来,赶走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大肆劫掠烧杀,“阿提拉来了!”像“狼来了!”一样成为西方吓唬小孩的睡前故事,他是欧洲大陆的恶梦,史称“上帝之鞭”;中世纪,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成吉思汗建立了史上最大的汗国。旋风般的速度劫掠亚欧大陆,这与游牧民族对食物的处理有着很大关系。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食物必须通过搭锅烧饭,做熟了才能吃,新鲜食物的补给成为军队能否远征的要素。中北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发明了无需烹煮且能长久保存的速食――奶酪和干肉,以及可以移动的房子――帐篷。军队省去搭锅造饭的时间,省去掠夺新鲜食物的麻烦,甩掉了行进缓慢的粮草队伍,这些肉奶速食富含营养与高热量,使蒙古军士耐过风雪严冬,成为无敌的魔鬼之师,吞下中国,撼动欧洲大陆。现在的西藏牧民仍旧家家户户生产这种奶酪,手动打发牛奶从中提炼营养的精华――酥油,酥油茶每日饮食必不可少,使藏民在高寒地区精力充沛、红光满面。


香料之路

    饱受游牧民族蹂躏的欧洲人意识到保存食物的重要性。一种来自东方的神秘调料在欧洲走俏,成为贵族日常饮食的必需品,这就是来自印度和东南亚的香料――胡椒,肉桂,豆蔻,丁香、檀香等,这些香料不仅能防腐,更诱人的是它们开拓了味蕾的享受。那时的香料价比黄金,贩卖利润堪比贩毒。中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蒙古人阻断了通往东方的丝绸之路,威尼斯商人则垄断了地中海到亚历山大港的传统航线,欧洲商人开始谋求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海上通道前往东方,由此开启了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航海家、探险家们为了寻找东方香料,拼命开辟海上新航线,这就是与丝绸之路齐名的世界贸易之路“香料之路”,几乎成为整个欧洲中世纪商贸的全部内容。阿拉伯人与意大利人在这条商路上赚饱了钱袋。马可波罗被香料的欲望带到中国,达・伽马驶向印度,哥伦布在寻找东方香料的旅途中偶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为了开辟香料群岛航线,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全球航行。人们对味道的追求,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地理大发现与物种大交流的竞赛。味道以神秘的力量勾画出欧洲人眼中的新世界地图。


土豆的故事
    一名在美洲大陆登陆的海盗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带来一颗相貌丑陋的土豆,扬言这小东西能养活人口暴涨处在饥饿中的欧洲,并要求巨额赏金开发美洲殖民地。这些来自美洲的土豆与玉米在女王的花园里茁壮成长,耐旱耐寒,生长周期短,产量丰厚,适应性强,迅速在欧洲大规模种植,成为欧洲人民餐桌上最重要的主食。当土豆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又被我们称为“洋芋”,在陕北、甘肃、宁夏西海固等贫困干旱地区,充当了劳苦大众生存的救星,以土豆为主食的群众又被戏称为“山药蛋、洋芋蛋”,土豆变成出身与贫穷的符号。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番茄成为贫苦阶层的象征,在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支撑起人口的迅速膨胀。对世界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应该就是这些食物。
    “掘土豆者”是凡・高首次尝试创作的重要画作,而“吃土豆的人”确立了凡・高的大师地位。在创作这幅伟大画作之前,凡・高深入研究了农民吃饭的问题,他那张冒着土豆热气的画已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肖像,而成为欧洲贫苦农民的影像代表。《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开篇第一页用整版展示了一张黑白照片“削土豆的人”,这张老妇肖像因为脸上带着普通美国人的祥和表情和手中握的土豆,而备受推崇。在这些传世艺术品中,我们看到,食物不仅是交通开拓的动力,也是一方人民的灵魂肖像。

    早已解决温饱的今天,土豆又成为肥胖与脂肪的代名词,肯德基的油炸薯条被称为垃圾食品之首。宅在家里看电视、不运动、不思考的人被称为“沙发土豆”。土豆变人肉依然是神话,只是不再受到欢迎。


茶叶的战争与和平
    茶叶,能化油脂腥膻,帮助消化,是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族依赖的日常饮品,因此在古代交通路线的开拓上功勋卓著。中国古代史的很大篇幅是一场与西北游牧民族旷日持久的战争,解决游牧部落劫掠作风的方式不是公主和亲就是开放贸易。陕甘、川藏、滇藏茶马古道形成古代边贸交通网络,演绎汉藏贸易数百年风云。小小绿叶换来游牧民族的良马,充实边关军营,换得百姓安宁,使天子有心情坐稳江山。这些茶马古道是中国的和平之路。
    茶叶作为中华与异族的贸易硬通货,不断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主角。17世纪茶叶通过东印度公司传到英国,迅速成为英国贵族餐桌上的名贵饮品,并诞生了喝“下午茶”的习俗,喝茶很快延伸到劳苦大众阶层,贩夫走卒、苦力乞丐都在喝茶,据说英国人生命的三分之一是Teatime饮茶时间。茶,这个很中国的饮品塑造了英国的传统文化。由于英国对中国茶叶以及饮茶瓷器的依赖,形成了令英国人坐立不安的大额贸易逆差,寻求对中国贸易的平衡迫在眉睫。然而,英国人找不到地大物博、自给自足的中国想要的东西,居然把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伸向中国。罪恶的鸦片贸易支撑着英国绅士高雅的茶叶消费,这种不公平的贸易“平衡”催化了一场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进入百年近代史。
    茶叶的魅力随着大英帝国的世界性扩张而弥漫,不仅开辟了贸易商路,还引发了另一场战争。英国为了垄断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贸易,与美洲新移民发生冲突,成为美国独立运动的导火索,可不可以说,茶叶使美国历史进入纪元。
    口腹之欲牵动着人类的脚步不断迈向新的旅程,催生着交通的发展,文明的构建。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