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期 第135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02-2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带子上朝”宴
新闻作者:文 / 图 李美玲




    “带子上朝”,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属于鲁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其色泽深红,肉质鲜香,汁浓味厚,酥烂可口,此菜是用一只鸭子带一只鸽子一大一小放入盘中,别具风味,是宴席的一道大件菜。

    其原料为鸭子,鸽子,葱,姜,精盐,酱油,料酒,花椒,桂皮,白糖,清汤,湿淀粉,鸡油,花生油。做法是把鸭子、鸽子煺毛洗净,从脊背开挖去内脏洗净,鸭子去嘴留舌,鸽子去嘴,用酱油,料酒养上,葱切段,姜,花椒,桂皮包入香料包,把炒勺放火上加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放入鸽子、鸭子炸成枣红色时捞出,倒出勺内的油,砂锅放锅垫,再放上鸭子和鸽子置入香料包,葱段,精盐,酱油,料酒,清汤用旺火烧开5分钟,改用慢火煨炖至熟,取出放盘中。鸭子在前,鸽子放在鸭子怀里,把炒勺放火上,加花生油烧热,加白糖炒汁,烹入清汤,加砂锅中汤汁两勺,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鸡油浇在鸭子和鸽子上。红润酥烂,味咸鲜略带五香,造型别致。这道菜的典故是上朝带子,上朝寓意孔府辈辈做官,代代上朝,永为官府门第,世袭爵位不断。
    而在我的老家商南,“带子上朝”为一种宴席的名称,是指给孩子过满月或者周岁时办的宴席,寓意孩子长大后能够功成名就,光耀门楣。做法和菜式也及其讲究,弟弟在年前给小侄子过满月,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场宴席的繁琐和家乡传统文化的厚重。
    小侄子出生后,父亲请家乡能掐会算的大师定日子,大师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建议给孩子过双满月,就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第60天宴请亲朋好友,庆贺弄璋之喜。定下日子后,去请掌厨的大师傅,大师傅在宴席前一个周就非常负责地登场了,和父亲商量了宴请的人数后,列了买菜的单子,并要求在宴席前3天一切准备到位。一起到位的还有茶果、饮料烟酒、桌椅、厨具、总管、帮忙打杂人员等,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宴席当天,客人陆续到来,总管根据客人的亲疏、远近、辈分安排入座,端上茶果,客人喝茶吃水果嗑瓜子聊天,等候开席。中午12点准时开席,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响后,撤去茶果就开席了。第一桌菜为13个荤素搭配的凉菜,名为“十三花”,这是商南最普遍的菜式,大小各种宴席、过年招待客人、节日家庭聚会,通常都是“十三花”,大家吃菜喝酒,热热闹闹。桌面的菜吃得过半后,开始上正菜了,“带子上朝”此时隆重登场。也就是一道大菜,带一道小菜,同一个托盘端出来,一起放在桌子中间。所谓大菜,必须是大的盘子或者碗盛装,小菜则是平常的盘子大小,和之前的“十三花”盘子一样大。上菜后并不撤掉之前的13道凉菜,保持桌面一直有15道菜,意为“五子登科”。第一道大菜是肘子或者排骨,取猪身上的肉就行,带的小菜是粉条等长条形的素菜,寓意“祝寿延年”,希望孩子长命百岁,健康长寿。第二道大菜是全鸡,带的小菜为青菜香菇,寓意为“闻鸡起舞”,希望孩子刻苦努力,积极进取。同时撤下刚才的大菜和随意一道小菜,以此类推保证桌面有15道菜。第三道大菜是清蒸或者红烧的全鱼,带一盘清炒的莲菜,寓意为“连年有余”,希望孩子和主家生活美满。第四道大菜是一道汤,比较常见的肚丝汤、羊肉汤、青菜豆腐汤等,带随意搭配一道小菜,寓意为“杯水之敬”、“杯水之谢”,表达主家答谢之情。第五道大菜是醪糟汤圆或者蜂蜜红薯丸子,必须得有圆子就行,小菜也随意搭配,寓意为“圆圆满满”,指所有的菜也就上齐了,是“圆席”之菜。圆子上桌后主家才能开始敬酒,直到最后一桌酒敬完,又放一挂鞭炮,如此一场“带子上朝”的宴圆满结束。
    家乡除了我了解的“带子上朝”宴,还有结婚时的“新人团圆”宴,祝寿时的“九九长寿”宴等等,宴席不仅仅只是吃吃喝喝,更是一种礼仪的表达,一种文化的传承。很多时候,我们的故乡,不仅仅只是一个地方和一个概念,它是有容颜有精神的,它需要底色浓厚,物象对称,还需要细节还原。时光不改匆匆,随着一代代老去了的人们,家乡的传统宴席也一点点在蜕变、消失。已经很少再有人正儿八经地自己摆宴席,都直接在饭店里定下,一切交给服务员打理,付款搞定,人们如此浓墨重彩、迅速便捷来渲染表达情感,越来越豪华的酒店,贴心的服务,似乎成了当今社会自然存在的一种状态,传统朴素的宴席,显得多么难能可贵。(作者供职于华通公路工程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