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期 第135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03-03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我的大年三十
新闻作者:朴 实

    往年过年,我和妻子是一定要去父母家里的,陪老人吃饺子,看春晚,几十年如此。
    今年情况变化了,女儿在马年生了一个“小马驹”――我升级成外公了。腊月二十九,女儿一家三口从北京飞到西安,大包小包一大堆,这架势,是要在我这儿安营扎寨了。
    三十一大早,妻子和女儿就跑到超市,拎回来一大堆食品,外带一桶稠酒和一瓶红酒。娘儿俩兴高采烈地开始包饺子,一边包一边筹划起年夜饭的食谱。妻子说,今年人多,怎么都要整个四凉四热。女儿说,我和“小马驹”喝稠酒,你喝红酒,我爸他们喝白酒,咱们今晚开个“三中全会”。妻子说,你爸喝多了爱唱歌,今晚就让他唱个够。
    听着娘俩的筹划,我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们我今天的安排。
    人生就像割韭菜,一茬一茬的,父亲是前年去世的,不久我的小外孙就出生了。父亲走后,八十一岁的母亲精神一下子垮了,显得苍老了许多,原来花白的头发全白了,人瘦了好几圈,似乎也矮了许多――其实人的苍老主要还是精神的苍老。我们兄妹劝她轮流到我们家里住,可她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更离不开陪伴了她几十年的老窝,说一挪地方就睡不着觉。我们为她雇了保姆,也经常回家看看,但大年三十,她的孤独感我是能体谅到的。于是,我决定大年三十一定要和老母亲在一起。
    我把想法告诉了妻子和女儿。女儿先是一愣,继而失落地说,我是冲着你们回来的,你走了我们怎么开“三中全会”呀?我说,可以开呀,你们给我发视频,我和奶奶给你们发视频,不就开成视频会议了吗?妻子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爸应该去陪你奶奶,这里就由我主持吧。说完,她把包好的饺子装了一饭盒,交给我说,拿去吧,晚上煮的时候浇上凉水滚三滚,煮烂点老人好消化。我提着饺子,会意地给妻子点了点头,向满脸失落的女儿、女婿和我那刚满一岁的“小马驹”挥挥手离开了家。
    人常说“上有老下有小”,我现在就处在这个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幸福。女儿大老远回来和我们团聚,是在尽一份责任也是在寻找亲情团聚的幸福;我要离开他们和母亲团聚也是在尽责任和找幸福,我们之间并不矛盾。
    我家离母亲住处大约半小时车程,一进家门,母亲高兴地迎了上来,接住我手里的饭盒说,我知道你今天一定会来!我心里说,多亏我今天来了!
    母亲最关心的还是她的重孙子,问会走路了吗?学到什么本事了吗?我说会站立了,还会鼓掌欢迎,双手作揖,拜拜再见,反正收红包的礼数是全学会了,明天就来看您老人家。母亲说好,好,红包我已经准备好了。说完咯咯直笑,稀疏晃动的牙齿仿佛随时会掉下来。
    傍晚,按照妻子的吩咐,我给母亲端上了“滚三滚”的饺子。母亲边吃边夸饺子馅香、皮烂、好吃。还给我讲起了我小时候过年吃饺子的故事。
    那年,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在西安北郊的陕西女子监狱工作。我当时只有三、四岁,母亲也就二十出头,我们母子经常在干部食堂吃饭。大年三十那天,母亲和几个女干部给食堂帮忙包饺子,我跟着母亲在食堂操作间里玩耍。突然,一个光头胖脸的厨师长拿擀面杖指着母亲大发雷霆,说为什么不管好孩子,让孩子在厨房随地大便?厨房所有的人立刻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我的开裆裤,只见我屁股下面有一个屎蹶子,似乎还在冒着热气。母亲一下子红了脸,拿起碳锨,铲了点炉灰,赶紧来收拾。她揪起我的耳朵说,真丢人……我委屈地哇哇大哭,说不是屎,是南瓜,母亲和几个女干部仔细一看,果然是一个切下来的南瓜把,黄黄的颜色,上面有个尖尖的梗,正好在我的屁股下面,怎么看都像是一蹶子屎。母亲在众人面前遭到了呵斥,感到很委屈,眼泪刷刷直流,拉起我离开了食堂。
    在母亲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一个留着剪发、明眸皓齿、年轻漂亮、羞涩好强、受不得一点儿委屈的淑女形象。我问母亲后来怎么样了?母亲说,后来厨师长端着饺子登门道了歉,母亲反倒不好意思了。
    这时女儿发来了他们吃年夜饭的视频,母亲对着手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高兴地眼泪顺着脸颊直流,我立马关掉手机,说明天他们就来给您拜年了。母亲也和其他老人一样,哭的时候没眼泪,笑的时候泪直流;过去的事情忘不掉,眼前的事情记不住;坐在沙发上打瞌睡,躺在床上睡不着……
    春晚开始了,母亲却打起了瞌睡,我扶着她老人家,安顿到床上,自己接着看电视。
    凌晨时分,窗外响起了密集的鞭炮声,只见母亲颤颤巍巍地抱着个毛毯走出房间,轻轻地盖在我腿上说,夜深了,屋子凉,小心感冒。我鼻子一酸,眼泪充盈了眼眶……    
    此刻我真正感到了幸福,我这个当了爷爷的人在母亲面前竟然还是个孩子啊!同时我也理解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其实是最幸福的时候――上有老人的呵护关心,下有童真的乐趣和未来的希望。我们已经褪去了青春的稚嫩,洗净了生活的铅华,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懂得了珍惜和付出。老人和孩子终有一天会和我们分手,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便会成为最充实的记忆。
    珍惜吧!这记忆是上苍赐予我们最美好的情缘。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