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期 第135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03-1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强势攻坚结硕果
----------安平高速公路建设速记      
新闻作者:记者 安立广


    从去年接管初期的工程进度严重滞后,到年底完成年度建设投资计划的131.4%,工程质量控制良好,在厅质监站去年三、四季度质量监督综合检查中位居全省前列,安全生产零事故。安平管理处一班人带领全体参建人员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地质不良、环境复杂等诸多困难,上下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硬是将不可能变为了现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得到省厅和省交通集团的表彰。
    安康至平利高速公路是陕西省“2367”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18条联络线之一,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6911线(安康至来风)和G4213线(麻城至安康)在陕西境内的共线段,是陕西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路线全长61.199公里,起于安康市汉滨区大树岭村,与十天高速公路相接,经汉滨区县河镇,平利县老县镇、城关镇、长安镇,止于陕鄂交界的关垭子,与湖北去年底建成通车的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相接。全线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隧合计占路线总长的57%。全线设互通式立交4处,监控通讯分中心1处,服务区、停车区、养护工区各一处,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3处。项目试验段于2011年9月30日开工,计划今年建成通车,是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今年突破5000公里的重要路段。
提升管理促进度
    针对接管初期工程进度严重滞后的问题,安平管理处及时成立了征地拆迁工作组、汉滨段推进工作组、长隧道施工领导包抓工作组、路面、房建工作组等,对内实行“三包”工作责任制,即领导包项、科室包条、员工包片,将进度管理责任,落实到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专业工程师身上,坚持周例会和考核问责制,实现“5+2”、“白加黑”、“雨加晴”工作制。对各参建单位实行“三层考核、五项奖励”,三层考核是综合考核、节点考核和专项考核,五项奖励是进度奖、排名奖、质量奖、环境奖和专项奖。各标段责任人进行每日清点、每周通报,重奖重罚,及时兑现,充分调动了各级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各参建单位增加人员、设备和资金投入,全体参建人员更是克服征地拆迁、建设环境以及去年多雨影响,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使全线大干热潮不断,彻底扭转了施工不利局面。
    安平管理处按“关死后门、倒排工期、细化考核指标”的原则,全面推行“阶段目标责任分解法”。自去年5月份起,连续组织开展了“大干60天”和“大干100天”、“攻坚60天”劳动竞赛活动,合理计划,周密部署,加大对影响工程进度、质量的关键工序和设备配套情况进行节点目标专项考核,共累计组织节点考核30次,下发进度通报28份,有效的督促人员、机械设备的大量投入,开创了“进度显著加快,质量稳步提高,安全相对稳定”的建设新局面。
    目前,全线路基土石方和防护排水工程完成98%;桥梁下部基本完成,梁板预制完成99.7%,梁板架设完成98%;隧道掘进完成92.6%,二衬完成84.5%;路面基层完成11公里,下面层完成6公里;房建主体基本完成,绿化已过半,机电、交安、伸缩缝等后续施工作业全面展开,为安平高速公路今年按期建成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狠抓质量不懈怠
    管理处突出工作重点,预防质量通病。坚持以抓监理队伍、抓原材料、抓设备配套、抓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路基、桥隧工程实际工作面,重点针对路基填料和施工工艺管理处多次召开专家会议进行优化,确定了对千枚岩填料改良处理,V形沟强夯加固,台背回填优化处理等方案,建立了全线填挖结合部构造物的监测台账,根据沉降情况拿出专项治理方案进行整治。深入开展路基、隧道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活动,从源头上对质量通病进行分析、整改、落实,防止通病反复。
    全面落实“五化”要求,强化监理履职尽责。针对项目质量现场控制薄弱的环节,管理处坚持召开每周工作例会,总监办主要领导参加;对监理人员的履约和现场考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监理施工日志、监理独立抽检资料进行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对项目从业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对不称职监理人员坚决清退,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严肃问责。采取联合巡查、严格考核、责任追究、专项整治等手段,去年共检查通报17份,通报批评项目经理和总工5人、监理11人,清退不合格监理人员7名,确保“五化”管理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狠抓过程,落实“3个24小时”要求。管理处全面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卡及责任区制度,严格执行“两准入、两验收、一认可、一比对”管理模式,严把原材料进场关、工艺工序关和质量检测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原材料和工程实体坚决清除。去年以来全线共要求返工81次,清除不合格砂2651立方米、碎石8223立方米、工字钢12.3吨、防水板383卷、排水半管33卷、HDPE波纹管100根、桥梁橡胶支座131个、锚具及锚垫板522块、路基填料6000立方米,并进行责任追究、原因分析,提升规范化施工水平。
    积极引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隧道工程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检测;对桥梁桩基进行无破损检测,对预制箱梁孔道压浆密实性检测;在路面工程中,引进了咨询单位进行技术服务。针对平利服务区高填方沉降量大、质量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将原设计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优化为具有柔性、高强度的钢波纹管涵洞,解决了软基结构物处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质量问题。
安全生产不放松
    管理处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创建、“防坍塌、防坠落、反三违”整治,“安全生产月”以及隧道安全专项检查整治等活动。督促指导各施工单位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去年共进行一般安全检查73次,专项安全检查15次,排查一般安全隐患512处,整改安全隐患512处,安全隐患整改率100%,下发安全整改通知82份,下发安全检查通报9份。同时,管理处组织对全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证检查,登记造册,并于去8月中旬联系邀请安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全线架桥机、提梁机、塔吊等高空作业设备进行安全检验,确保合法。
    针对去年陕南汛情特点,管理处制定及时下发防汛应急预案,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加强重点部位的监控与防治工作,定期组织防汛检查,保证了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有力,最大限度减少汛期灾害损失。另外,规范安全费用支出,各施工单位已投入安全生产经费3581万元,有效保障了安全态势稳定。
    目前,安平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确保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