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期 第64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1-04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生态文明与高速公路建设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新闻作者:文 / 南浩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十七大报告,是对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更高要求。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从设计理念、管理理念和施工理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建成了一批生态路、环保路,应该说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总结多年来的建设经验,与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建设中需要改进与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说到环境保护,目光主要集中在看绿化搞得好不好,把绿化作为保护环境的重点,而忽视其他方面,如弃土场、弃渣场和拌和场的恢复。
    通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如何把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落实在高速路的建设中,建设更高水平的生态路、环保路,是今后高速路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的。我觉得在高速建设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和加强: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培训,增强生态意识。工程一旦开工,对所有参建单位人员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培训,把生态环境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在人们心目中培养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情操。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施工的各个环节、生活的各个层面。增强参建人员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路与自然和谐的良好局面。二是把环境保护设计作为重点,和主体工程同等重要。目前的设计文件编制中环保专门有一篇,尽管作为专门论述,但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翻开设计文件中的环保篇,重点是说明栽什么树、种什么草,对弃土(渣)场、取土场如何恢复一般都很笼统,甚至有的弃渣场、取土场根本就不可行,进场后需另找,费用也估算不足。山区高速公路在设计中要把取弃土(渣)场作为重点内容,特别是如何恢复。弃渣场防护、覆土、种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交代清楚,恢复的费用打足,以便施工单位实施,以便业主把关。施工图审查时作为必审内容,未作方案或交待不清楚不能通过审查。三是加强现场审核。对边坡防护要加强现场审核,当路基边坡开挖开始后,业主应组织设计单位人员,必要时也可请专家参加,本着尽可能保护原状,尽可能恢复原状的原则,对每处边坡防护型式现场核对,不需要做圬工的部分坚决不做,能用植物防护的多用植物防护,尽最大可能做到路与自然和谐。四是加强后期恢复管理。施工单位进场后,取土场、拌和场等临时用地一定要征得土地部门同意,明确用完后恢复的方法,一般不能把钱直接交给地的主人,由他们各自恢复。必须由施工单位恢复到原状,业主要在其中扣部分费用,不恢复另雇人恢复,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并要进行处罚。要做到施工单位撤场时,所有场地必须恢复完成不留尾巴,为后续环保、水保验收扫清障碍。
    一条高速路建成后,所有取土场、弃渣场、拌和场均得到恢复,是耕地能耕种;是荒地能长草、长树;所有开挖的边坡、填方的边坡均种草、植树,无裸露之处。施工中无造成河流、水质污染。做到这样,应该说把十七大精神真正落到了实处,生态文明的理念在高速公路中真正得到应用。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安川高速公路,这条路是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难度最大的项目,地形地质最复杂、桥隧比例最高、施工条件最差、公里造价最高。我们将不遗余力把安川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把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保护好,为陕川生态环境更优美,路与自然更和谐做出贡献。                (作者系厅外资办主任)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