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6期 第139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07-3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第一版 下一版 >
黄河通大道
新闻作者:0

    

    改革开放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家发展策略,使致富先行者在短时间拉动这辆经济大车迅速奔跑。30多年后的今天,“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均衡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国家的目光更多地投向贫困人口与落后地区。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着五千年的文明。然而,在水运衰落,道路运输迅猛发展的当代,沿黄地区渐渐偏离经济中心,发展节奏缓慢,远远落伍于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高密度覆盖的发达地区。仅陕西,沿黄河13个县中就有8个是国家扶贫重点县。要想富,先修路,在黄河西岸修一条北起府谷墙头乡,南达华山脚下的大道,是沿黄百姓的迫切愿望,也是全省经济均衡发展的要求。省厅在2007年规划了这条路,致力于解决沿黄区域交通“瓶颈”问题,路线全长约831公里,其中一级路33公里,二级路239公里,三级路548公里,总投资64.2亿元。规划路线经过榆林、延安、渭南、韩城4市,13县72个乡镇的1220个村庄,建成后,将有200多万人直接受益。从2009年开始,以市为主分段分期建设,2012年纳入221省道,作为“十三五”干线公路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有437公里可以通车运行。
    除过扶贫,沿黄公路对陕西路网的贡献是巨大的。沿黄公路可将9条高速公路、13条普通国道以及80条县乡公路连接起来,成为陕西路网东部强有力的一条纵贯线,并提升了出省通道之间的交通快速转换。

    黄河,缔造了陕西古代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山因走出过华胥氏成为中华民族的源头,始祖黄帝亦出自黄河岸边。这条大河的故事久远而深厚,是中华儿女的寻根之河。“一线长河夹远岭,孤悬水寨峙波心”,历史上,又有多少政权、城邦曾据黄河为固,形成黄河岸边众多古城、村寨遗迹。湮没的文明有待发掘,沉睡的文化有待唤醒。沿黄公路将连通50余处有故事的景点,它将成为最佳的寻根问祖旅游线路。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