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期 第65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3-0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用心就有新高度
----------记西安公路研究所三位女副总工程师      
新闻作者:文 / 图 刘崭 李焱

    上星期,广东的一位同行在西安公路研究所副总工谢娟审完图纸后叹服道,“你们所那个谢工审图可真仔细啊,这么一个小项目的审查报告都写了好几页,连图纸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指出了,做了这么多项目,没见过这么细心的”。一个问题,他怎么也没弄明白,谢工把自己的一本专业书借给这位同行。当他看见书中空白的地方密密麻麻做满笔记,无数次的翻阅后书页都变薄了,他露出了由衷敬佩的神情。当别人告诉他,那是“胡总书记握过手,省委书记敬过酒”的全国劳模时,他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西安公路研究所的三位女副总工在一间办公室,分别是交通工程的左松梅,桥梁工程的武彩桥,道路工程的谢娟,不知道三个人一起办公是实属巧合还是物以类聚。她们三个是出了名的工作细致,以致有建设单位指名道姓找她们去参与项目,说她们工作搞得细,今后管理省心。事无巨细是她们共同的风格,或许这种风格一部分源于女人的天性,更多的却是一种工作的态度吧。“要细心,工作上不能慌”是她们在审图发现问题时教导我们的习惯用语。
    陕西省劳模、先进工作者副总工左松梅年龄在三人当中最大,跟她年龄呈正比的嗓门也最大。她在工作时指出图纸或报告上的问题,离她们办公室很远都能听到,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吵架。她就是这样雷厉风行的性格,说话做事都很干练。但是干练并不代表粗糙,降低要求。经她审核的图纸,修改不到令她满意的程度绝对不会让你过关。她的办公桌上几乎每天都是堆积的像小山丘一样的图纸、报告,经她审核后的东西经常看见几种颜色的笔迹勾画圈点过。
    一次设计服务时,施工单位的人见副总工武彩桥解答疑问时思路非常清晰,在工地上爬高下低,不怕脏不怕累,由衷敬佩,就问武工当初怎么会选择学桥啊?她说高考的时候她也不知道桥专业毕业后的工作是干什么,仅仅因为她的名字里边带个“桥”字,出于好奇,她报了桥梁专业。或许是她对工科的东西有超过一般女人的天赋吧,她的文件柜里边图纸、规范和资料,或许几年都不会用,但是她要用的时候会清楚地告诉你在哪一个、哪一层;外出测量后的数据,用过后别人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指不定半年后的她哪一天又会问起,常常让人哑口无言或者只能说出大概,但她却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她越是这样,越是让人无地自容,心底里却又无比佩服。工作上从来不会指责你,顶多说你一句“应该这样做……”看似细声细语的一句话,依然让人感受到她的不怒自威!前些年,一次跟清华大学土木系合作的课题完成后,系主任非常赏识她,力邀她去清华读硕士研究生,免试录取的通知书都发给她了,千金难买的机会因为手头的工作分不开身,不得不放弃。或许别人会为错过这样的机会而捶胸顿足,但她却很平静,从来没有抱怨过。
    她们在工作上都起到一花引得百花开的作用。众所周知,陕西的交通面貌近几年成绩斐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行业里许多像这三位女副总一样的女士们的心血与汗水。她们三位都有都在科室当副主任的经历,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技术把关自然没有说服力。在规范更新时,个别老同志也会对规范的理解有偏差,常常会因为理解不同而产生分歧,认为自己干工作的时候你还是小姑娘呢,你还能挑出我的毛病?为了证明正确的观点,她们无不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精力来吃透规范。正如有人所说,技术上到了一定的时候也无法分辨出高低了,这时就要看谁更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是一个新高度。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