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8期 第65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3-0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大学南路
新闻作者:祁阿辉
    这是城市里一条普通的街道,路相对狭窄,安静,没有公交车经过,因位于NW大学之南,取名如此。
    二十年前,我从距西安40多公里的X城考入NW大学,除了大学门前那条车流密集喧嚣的主街道外,那时的大学南路是一条缀满了年轻女学生足迹的乐园。路不甚平,时不时踩在脚下的凹凸不平的小坑槽和着年轻旺盛的心律,一切显得那样合拍。路两侧是挤占了马路的参差的露天摊铺,路因而显得弯曲。铺子卖着当年新潮的廉价衣物,那些用竹竿挑起高挂的鲜艳的衣饰,成为那些从小地方出来的大一学生们接受现代时尚的第一课堂,同寝室姐妹的青春期靓装几乎都源于这里,闪亮的约会围巾在这里买了不止一条。我穿着一条在这里购得的黄底黑点小短裙,在周六的晚上,滑进校园里权充舞池的学生食堂,在油腻腻的水泥地面上热情地跳着十四步快舞。
    NW大学是历史久远的老学校,和校园北边抬望眼看到的古城墙的容貌匹配,校区里两栋鲜亮的教学楼,就很袒露地矗立在大门内的两侧,中间夹着一尊貌似抽象的雕塑和古板的喷泉,越往进走越显陈旧,顺着一溜儿青瓦红墙的平房走就通向新生的宿舍,7号楼三层一间朝南的房子成了我四年大学生活的蜗居地。青春的感觉便从这里开始了,八十年代末,罗大佑、齐秦、费翔、苏芮的歌声迷得校园学子泪眼婆娑、心旌摇曳,成了彼时校园的背景旋律。每个下午、每个黄昏、每个周末、每个节假日,喧闹嬉戏越过了围墙,这条路成了NW大学校园景观的延伸,互相喂食鸡蛋炒面的小情侣,街头自娱自乐弹唱的音乐才子,兜售袜子手套的一伙学生,骑着单车铃声呼啸而过的潇洒少年,是这条路的主角。
    我真正意义上的文科生的生涯与这条路连在了一起。二年级后的校园生活实在散漫无羁,图书馆太闷,午后夹本书,从校园离这条路最近的侧门溜达出来,寻一处干净的路边台阶坐下晒着暖暖的太阳。课可上,也可不上,书想读哪些自己挑选,尼采、叔本华、黑格尔奔突着撞击而来,吉他、月光、狂放的歌喉和初次的牵手拥抱,都被校园拥挤的草坪挤到这条路上,被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一一见证。那个年纪,满心的风花雪月,在路边那排粗大的树干上,我读到过一句刀刻的话语: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爱你的某某。每次去大学南路边西街拐角的吃刀削面的时候,就会想起这句刀刻的话,会不时望一眼店主人苍老的如刀刻般的皱纹和他手中挥舞的刀片、飞起落下的面条。四年的时光来不及总结,就结束了。毕业后我回到X城,在那里工作了许多年。
    七年前,我调到现在的单位,工作和家属区在同一个大院里。也许是注定还要回到这里,大院和大学南路一墙之隔,那条路我每天都要不自觉地走几遍,吃早点,买菜,逛超市,散步,和熟人点头打招呼。六年前,我的儿子上小学,校名就以大学南路命名,校门上挂了各种金字招牌,每到放学时刻聚集着人头攒动的家长。三年前,一天我从这条路上的药店出来,一抬头看到了一位十几年未联络的高中同学,得知他这些年一直居住在距我不到一公里的一个家属区,而我们都以为彼此相距千里。前年,这里的临街商铺都搬进了小小的店面,一侧彻底成了人行道,摩托车三轮车一夜之间仿佛都隐身了。去年,城市创卫,这里道路拓宽,人行道铺上了红黄相间的地砖,遛狗的主人带着宠物在上面欢喜游走。今年,这条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小吃店魏家凉皮店终于喜迁新居,搬到了距老店百米之外的商住高楼下的大门面,装修了橙黄的亮色,生意日日火爆。
    这条路,是东西走向,从东头走到西头,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而我却走了这么多年。他曾在这条路上,路灯下,拖着长长的身影,脸上的微笑已变得模糊。回忆久远,真好,连伤感也温柔淡漠似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城墙囿住了一座城市的历史,那么我的历史在哪里,是这条叫做大学南路的路么。
    我在这条路上出出进进,走走停停,不知道重复的脚步能演绎出怎样的故事。或许,这条路存在着,就这样直接地提醒我一个人和自己的过去血脉相连,难以割舍。
                 (作者系省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