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期 第65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3-1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大漠胡杨
新闻作者:魏建萍
    题记: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赴南疆考察学习行程中,自和田启程,途径于田县。在大道醒目处,见得于田县标志性建筑物,即曾在50年代骑着小毛驴到北京见了毛主席的库尔班大叔雕像,考察组成员们个个兴奋地在雕像前留影。之后继续前行路过了且末、若羌,沿G315线驰入沙漠公路,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漠,一路上见的零星的和成片的自然生态胡杨树及胡杨林。
    放眼望去,在这缺树少草的沙漠中,那胡杨犹如巨人,凸显出王者的气概,尤其那失去生命力的、零星的、孤傲独踞的胡杨,雄居挺立在大漠中透出一种惨烈和悲壮。那成片的胡杨林,虽时逢冬季,我们没能见到它的葱茏和翠绿,但见得其树干、枝桠生长的硬挺、茂然、倔壮,一副铮铮铁骨的气势,给人一种精神、一种感慨,我们纷纷下车留影以做纪念。
    中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河流域,特别是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杨,是地球上胡杨最多的一片分布区。全世界90%的胡杨在中国,中国90%的胡杨在新疆,新疆90%的胡杨在塔里木,而且又集中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胡杨,只生长在沙漠,是生活在沙漠中的唯一的乔木树种,也是沙漠中最美丽的植物。它的美丽,源自它们面对干旱的顽强和悲壮,能在零上40度的烈日中生长,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暴风狂沙,透露出一种不羁和沧桑之美。它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胡杨虽生长在极旱的荒漠区,但骨子里充满了对水的渴望,它是一类跟水走的植物,沙漠中的河流流向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就能判断这里曾经有水流过。胡杨还是中生植物,即介于水生和旱生的中间类型,胡杨在沙漠中处处留下了曾驻足的痕迹。
    在罗布人村寨短暂的游览中,在导游小姐的介绍中,我们注意到了尤为奇怪的胡杨树,那胡杨树上有三种叶形在一棵树的枝桠上生长,有的叶形如柳叶状,有的似榕树叶形,有的呈桑叶形,真是大自然的造化。
    胡杨的生命是漫长的,其寿命有三千年之说,即: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在新疆沿塔里木河流域走廊状分布的35.2万公顷胡杨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原始胡杨林,它在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和克里雅河的滋润下犹如一条绿色长城,环抱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不仅起到防沙固沙、防浪护岸、阻挡流沙移动的作用,而且防止干热风,改善小气候,成为保护绿洲的第一道防线,林中伴生着大量的梭梭干草、怪柳、骆驼刺等沙生物,养育着塔里木马鹿、野骆驼、野藏羚、大天鹅、鸳鸯等上百种野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着沙漠中的一片片绿洲。
    看着这棵棵胡杨,同行人中有人感慨,我们公路人不就犹如这沙漠上傲然挺拔的胡杨吗,抗风雪、冒严寒、顶烈日、战酷暑,不求索取、默默奉献,严守在公路线上,用热血、汗水、生命,养护着这公路“绿色长城”,保证了祖国公路“经济大动脉”的畅通。
                            (作者系新疆伊犁公路总段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