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期 第65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3-1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淡然的意味
新闻作者:杜会琴
    不知您是否看过夕阳。如果没有,那么,就去看看吧,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观看日落更快地将你与大自然的爱和快乐相连,无论这日落是在群山之颠、大海之中、沙漠或草原之上,抑或城市的上空。每一次日落都不同,但每一次都是绚烂美丽的。虽然,日落没有日出那样的气势磅礴,那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但是,日落时的那份安静,那种坦然,那种落下的从容正是这一纯美过程的魅力所在。我之所以酷爱看日落,正是喜欢它每一次的落下无不传达着这样一个境界:淡然的美丽。
    李国文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高山无语,深水无波。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邃的执著,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作为做人的准则和风格,它是对人生的深层领悟,是人生境界的极致。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狂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尝不是另一种积极。淡是一种醒悟和超脱,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特立独行而非趋炎附势,稳重坚韧而非浮华躁动,义无反顾而举重若轻。
    把事业看得神圣,把名利看得轻,宁静而致远。淡泊,不经心在意,却是一种坚守;淡然,我影无行,却是一种大智慧。淡者质朴、简约,无旁逸斜出,无繁冗奢华,有的只是一如既往,艰苦奋斗。淡者宽容、谨慎,从不忘乎所以。淡是底色,成就华章。心灵淡然若水,人生便如行云流水,轻盈飘逸。大家大成者莫不如此。
    钱钟书先生说过,“真正的学问,大抵是荒郊野屋中二三素心人之所为。”生前,他拒绝与各种形式的“钱学”研究相配合,拒绝别人为他编辑出书。死后,立下遗嘱:“遗体只要两三亲友送送,不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李叔同一日早上在一老友处用饭,只要了一碟腌萝卜,一杯白开水,一碗大米饭。老友于心不忍,想给其加菜,便笑问道:“你不嫌腌萝卜咸,白开水淡?”弘一大师笑着说:“这咸有咸滋味,淡有淡味道。”画坛大师丰子恺听说此事后感慨地评价说:“人生本如此,咸淡两由之。”
    淡,不是平淡无奇,而是有取有弃,有收有放,有失有得。抱着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社会上尽可能地积极进取,内心深处则留一份超脱和淡然,就像夕阳的余晖一样,沉静、幽雅。
   (作者系商洛公路局拌合厂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