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期 第66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3-1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咱和运管攀上亲
---------- 旬邑运管所架起新农村致富“连心桥”      
新闻作者:文 / 田敏 乔艳芳
    前几天,旬邑运管所又迎来了他们的“老亲戚”。乡亲们敲锣打鼓扛着锦旗走亲戚已不止一次,见到了运管干部,原底乡百子村的朱老汉显得格外亲切:“咱家今年阔气了,苹果卖了好价钱,我栓娃家都买了车啦,是他拉我们来的!”站在一边的朱栓娃憨憨的傻笑:“要不是人家运管大哥们的支持,我连看病的旧账都还不清呢!”
    看见运管叔叔,15岁的蔡少兵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叔叔,我妈说了,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运管所的亲戚们,要不是你们,我早就辍学回家了……她亲手做了一面锦旗,还有咱家的土鸡蛋。”
    多么亲切的话语,多么深厚的感情,像这样的故事在旬邑运管所经常发生。
    近年来,旬邑运管所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该所将干部职工的年终考核与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的贡献相结合,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先后包抓了南头、百子、西头3个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共计捐资达4万余元,资助了2名即将辍学的贫困儿童,先后获得“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包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所领导获得“新农村建设有突出功臣奖”殊荣。
    该所鼓励干部与群众“结对子、一帮一”,先后形成了结对共建家庭20个,要求帮扶干部详细制定帮扶方案,经常上门服务,坚持定期回访,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深入农户与群众一起生产、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嘘寒问暖,经常开展实地观摩,相互学习,对成绩突出的同志进行表彰奖励,对相对滞后的集思广益给予帮助,最终达到帮扶效果看得见,要让农民得实惠的目的,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运管亲戚”。
    日前,得知原底乡下西头村通村道路至今仍泥泞不堪,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该所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调查,核实情况后,当即为该村捐资8000多元,并向上级交通部门争取了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开工在即。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