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期 第66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3-2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学画记
新闻作者:李 虎

    我的老师罗国士先生是一位名满天下的画家,年近八旬,依然处于艺术创作的鼎盛期。我向他学习绘画技巧,感悟做人境界,每每受益匪浅。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带着新近的习作,再次走入罗老师的画室。老师正在作画,立即停笔,为我指点。他看了的习作,对每一幅画都作了精细入微的点评。哪一幅虚实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哪一笔线条不够刚健,哪一部分笔墨有些雷同,哪一幅整体气韵不够连贯,哪棵树枝干表现得不够苍劲,哪个人物造型不够准确……罗老师都明明白白地给我指出了,还向我详细传授了如何改进的技巧和意识,使我茅塞顿开。罗老师告诉我:“艺术贵在执著认真,坚持不懈。画画这个事儿是不会骗人的,你下了多大功夫,就会有多大收获”。我暗自汗颜,这些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进步缓慢。
    罗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更加感受到艺术之路的艰辛和乐趣,艺术手法的严谨和自由,这一切都必须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逐渐领会掌握。而最让我感动的是,78岁高龄的罗老师,对我这样的后辈依然和蔼可亲,循循教诲。每次拜访,他都亲切地问:“带画来没有?”,然后对每一幅画认真观看,精心点评,使我收获良多。因此,只有了解老师高尚的人格境界,才能理解老师高雅的艺术境界。何以他笔下的万里江山意境开阔,辽远无尽,何以他笔下的月季风鬟雾鬓,楚楚动人。
    看完我的画,罗老师又继续作画,我在旁边观摩。这样近距离的观看名师作画,是提高艺术的最佳良机。老师正在创作一幅月季图,他作画时仪态从容,成竹在胸,枝干穿插有致,敷色更是绝妙,一笔下去,杆心为绿色,边缘有刺处,自然成了红色,鲜活生动,令人叫绝。老师腕上如有千钧之力,悬腕点勾,稳健准确,力透纸背。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想起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怀素蕉叶挥毫,废笔三千的典故。
    罗老师的夫人萧阿姨也非常关心我学画,她告诉我学画宜先临摹《芥子园画谱》,打好传统基础,以后还要多写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搜罗奇峰打草稿。罗老师和她一生壮游名山大川,现在除了西藏还没去,全国其他省区都游览过了。神农架一游,创作了大量的写生稿,张家界归来,画了上百幅新作。
    罗老师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勤奋。萧阿姨说,罗老师是她心目中最勤奋的人。过去,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来作画,中午从不休息。逢年过节,忙完家务事,一有空又去画画。六十年如一日,从未停歇。现在依然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作画,由于年事已高,晚上就不让他画了。即便如此,除去卖画和应酬送人,家里的作品还在不断增加。我不禁感慨,一个人勤奋一次,勤奋一阵子很容易,心血来潮,信誓旦旦,难的是一辈子持续不断的勤奋。方能积少成多,聚涓为海,根深叶茂,让人望尘莫及,望洋兴叹,叹为观止!
    此时,罗老师的画完成了。一幅月季,清新淡雅,摇曳多姿。他也如笔下的月季一样,神采奕奕,焕发出无限的青春,充满深情地赏玩自己的作品,他说:“这一幅比较淡雅,那一幅比较浓艳,因为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他尝试用不同的风格表现月季的不同气质,来满足人们更多的精神需求。所以在他的笔下,春夏秋冬,风雨晦明,花的姿态气质心情皆有不同。或如幽人雅士,空谷深山;或如绝代佳人,玉洁冰清;或如洛神湘君,飘飘欲仙;或如长安丽人,曲江游春;或如青女素娥,月中霜里。有时风纵雨横三月暮,有时零落成泥碾作尘,有时沉香亭北倚阑干,有时满堂风物冷萧萧,有时万紫千红总是春。他的月季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充满了人生的际遇和追求,让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我由衷地祝福罗老师如春山老松,益寿延年,创造出更多更新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精神陶冶。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老师人格和艺术魅力的感召下,不断进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