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9期 第157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5-26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第一版 下一版 >
西府遍拓致富路
----------宝鸡交通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张 路

宝鸡,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因路而生,也因路而兴。
自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习惯了领跑的宝鸡交通人以深入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大力实施建制村通畅、通村公路联网、村庄内道路硬化、安全生命防护、桥涵配套及危桥改造、通村公路完善六大工程,贫困地区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初夏时节,走进麦浪翻滚的西府大地,交通脱贫攻坚项目从秦岭腹地太白县到渭北山区麟游县遍地开花,一条条旅游路、产业路、能源路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不断延伸,交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区域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劲引擎。
骆驼店的华丽蜕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在陕甘宁交界处,有一座高耸的山岭,莽莽苍苍,如同一条蜿蜒长龙,首伏宁夏,尾落甘陕,自西北向东南逶迤而下,它就是陇山,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巍然屹立的第一道屏障。
陇山上关隘众多,固关首当其冲。作为陇关古道上的重要物流集散地,固关老街在鼎盛时期有店铺100余家,行业多达30余种,往来行商者众多。直到明清时期,由于全国经济重心相对南移,固关镇才从繁盛逐渐走向衰落。
今年40多岁的王四姐,世世代代居住在陇县固关街村。王四姐说:“我祖上一直是开骆驼店的,后来到我爷、我爸那辈儿开的是车马店,都是跟人打交道、以路讨生活的。”
“‘王家店’名气很大,也是我们这里交通发展起来以后,受益最大的一户。”固关街村村支书杨宝祥说。
固关街村共有707户,10个村民小组,2712人。其中,回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57.9%,是宝鸡市回民居住最为集中的村。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该村川原地区人均只有4分多地,最差的仅有一分地,长期以来靠外出打工和养殖牛羊为生。
“固关街村的人可以说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村子跟前不仅有龙门洞、雷音山、老爷岭、高寒川牧场等,还有大震关、安戎关、关山战役旧址等,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非常大。”宝鸡市交通运输局驻固关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孙明武说。
发展乡村旅游,是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大产业,是推进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宝鸡市市长惠进才在陇县调研时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发展旅游,必先发展交通,通过加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既可以方便游客出行,也能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陇县是国定贫困县,也是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县,交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2015年以来,在省市交通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多方面筹措资金9.14亿元,在县乡公路改造、建制村通畅、进村‘最后一公里’等几个方面持续发力,累计建设县乡村道834.3公里,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小康路网。”陇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米锁牢说。
“我们这儿的人以前开玩笑说,家里要常备两双鞋,‘出村穿皮鞋,进村穿雨鞋’。2015年开始,县上给我们村投资近200万元,硬化村道8.2公里。特别是神固公路改建工程,这个项目建成后,与陇马路相接,可形成一个围绕关山草原的环形旅游线。”杨宝祥说。
神固路改建工程还未通车,但是带来的效益已经显现。现在一到周末,自驾到固关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王四姐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王四姐对从父辈继承的骆驼店、车马店进行升级改造,成为了一家拥有15间客房的新型旅店,每年接到旅客从当初的一两百人,上升到去年的800多人,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超过10000元。
2016年4月,“陇关古镇”旅游公司开始试运营,固关街村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快速推进。记者采访时看到,古街立面、门头牌匾、标识标志等项目已经完工,正在进行青石路面的铺设,不久将开门迎客。届时,神固公路改建项目也将建成通车,从陇县县城到达固关镇只需10几分钟,并可沿路到达高寒川、老爷岭、安戎关、大镇关等景区。像王大姐家一样,因路而富的村民将越来越多。
截至目前,集林区、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陇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59公里,全县10个镇100%油路通达,95%的行政村水泥路通达,82%的自然村水泥路通达,乡镇客车通车率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92.4%。
“全县剩余12个村84公里的通村公路目前已经开始前期工作了,计划今年底全部实现硬化。剩余18个未通车村等市上验收后,达到条件了,也会尽快开通班车。”陇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亚奇说。
路通、车通,来陇县旅游的人更多了。今年“五一”小长假,陇县共接待游客17.71万人次,是2015年同期的3倍多,旅游综合收入1.42亿元。关山草原景区内的店子村等5个村320户1400多名群众,依靠养马、经商、开农家乐已经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苹果园的富美嬗变
“南山石头北山草,七山二塬一分川”。
在这样贫瘠局促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千阳人民,不仅种下了片片苹果园,还打造出了以生产、销售、观光为一体的苹果主题公园,令人惊叹和折服。
千阳地处关中西部,是国家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共确定贫困村76个,贫困人口8001户2.5万人。作为一个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贫困农业县,近年来,该县以发展苹果产业为龙头,按照“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思路,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为配合全县农业转型升级,千阳县交通运输局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以提升路网和加快交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加快交通脱贫攻坚步伐,助推产业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1年,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升集团落户千阳。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千阳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海升集团来的当年10月份,宝汉高速千阳至陇县火烧寨段建成通车,仅千阳境内就有南寨、千阳、水沟3个出口,还有四通八达的县乡和村级水泥路,不管是运输苹果还是农用物资都非常方便。”千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闫金贤说。
截至2016年底,千阳县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078.5 公里。仅去年就完成投资4583.1万元,建成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联网路等项目99个130余公里。 依托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近年来千阳已经吸引了10多家苹果龙头企业落户。全县共栽种矮化自根砧苹果 3.2万亩,仅去年进入丰产期的 2.4万亩自根砧苹果,就实现销售收入 1.9亿元。
记者来到千阳县时,苹果花期已过,同行的千阳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曹勤杰说:“要是能早来上一个月,就能看到万亩花海。站在原顶上,远远望去,感觉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粉红色的海洋。”
无边的花海,不但招来了成群的蜜蜂,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嗅到旅游商机千阳人,又在苹果园上做起了文章,提出了新建苹果大道和打造苹果主题公园的规划。
在宝汉高速南寨入口处至国道344与新西路交叉处的苹果大道己基本建成。从2015年起,千阳县以海升现代农业园区、华圣苹果示范园区、大地丰泰示范园和张家塬镇万亩苹果示范园为核心,以丝绸之路欧洲风情文化、哈萨克斯坦风情、关中风情文化、原生态古朴乡俗农业文化为主题,宝汉高速南寨入口处、国道344与朝阳路交叉处、崔家头镇和柿沟镇、千高路园区入口处等,建设近百个苹果广场、苹果标志性景观、景观长廊、果园机械化展示园。
苹果公园的建成,带来了更多的客流,也让南寨镇闫家村的刺绣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千阳县布艺刺绣历史悠久,尤以闫家村最为出名。“我们村位于县城东北,千凤公路横贯东西,是全县少有的”三端一平“村(路端、渠端、树端、地平)。2011年海升集团来了以后,全村600多亩土地流转给海升。全村1530人中,除了60多人固定在海升集团的果园打工以外,还有300多人在搞刺绣。”闫家村村支书王书贤说。
“以前都是小打小闹,现在路好了,参观苹果园的人越来越多,买绣品的人也多了。全村现在有3个刺绣合作社,一年销售额在400万元以上,并且还带动了全县4000多人参加进来。”闫家村妇联主任、千阳鑫兴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林转说。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千阳县组织开展了“踏青赏花、鸟类放飞、刺绣展销、魅力田园、浪漫千阳”6项活动,全县接待游客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28.5%。
离开闫家村时,记者看到村口的一面墙上写着:“与其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回家与民淘宝。”
可不是嘛!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村资源生态化配置、农业用地资本化经营、农民增收工资化保障,老百姓在家门口都能挣着钱了,谁还愿意东奔西走的外出谋生呢。
黑乌金的历练蝶变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
地处宝鸡东北部,传说中神兽麒麟游走之地的麟游县,自古就是祥瑞之地。然而近年来,麟游县却一直戴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县”两顶“穷帽子”, 在全县9.07万人口中,农村贫困人口达2.1万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麟游县按照因病、因灾、因学、因残、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土地、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几方面的致贫原因分析,大力实施精准脱贫,2015年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 46.8%下降到 24.5%。
面对剩下来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15年7月,麟游县出台《农村特殊贫困人口财政兜底脱贫工作实施方案》,对65岁以上贫困老人、残疾人、患大病人员和贫困家庭大学生、中职学生、贫困高中生等,发放兜底扶贫资金。
截至2015年底,兜底扶贫政策实施仅半年,麟游县财政就已给贫困户兑付资金260.7万元。这对于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2亿元的国贫县来说压力巨大。
好在“地无三亩平”的麟游县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40亿吨。
宝鸡市委书记钱引安在麟游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助推经济社会快发展。”
“麟游共有郭家河、崔木、招贤、园子沟、丈八等几个大的煤矿,年产量约在2000万吨。除了宝麟运煤专线铁路目前一年可运输400万吨外,其余都要经过公路外运。然而,截至到2015年底全县仅有2条省道、7条县道、11条乡道,与周边国省干线没有高等级公路连接,至今县境内还没有高速公路,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制约很大。”麟游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任永健说。
“郭家河煤矿产出的煤主要通过汽车经 210省道运出。但210省道路窄、弯急、坡陡,一遇雪天就无法通行,给运输造成诸多不便。”陕西郭家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胡宏海说。
交通制约了发展,不打破交通瓶颈,再好的“良策”都是纸上谈兵!
“十二五”以来,麟游县交通运输局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六盘山区交通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继实现所有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后,又先后对麟凤路、麟眉路、两花路等多条县乡主要道路进行了改造,使全县公路等级得到较大提升,通行能力明显增强改善。特别是2014年新改建的306省道崔木至麟游县城项目,结束了麟游没有二级公路的历史。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麟游交通人没有满足取得的成绩,近两年来又纷纷启动了投资2.73亿元的县城过境线项目、投资2.42亿元的244国道陕甘界至凤翔公路麟游段建设项目、投资6174万元342国道麟游至蒲村公路麟游段建设项目、投资9200万元的招贤镇过境公路工程、投资3300万元的河西至崔木公路改建工程,群众期盼已久的合凤高速旬邑至麟游段也正在加快组织实施。
如今,通过麟凤路,麟游的煤炭快捷的运送到凤翔长青工业园,乌黑的煤炭穿过密密麻麻的管道,变成了无色液体甲醇,甲醇转化为甲醛、甲缩醛、芳烃等产品,煤化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黑乌金”已经成为麟游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逐步催生县域经济的增长极,不断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2016年,麟游煤炭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103.97亿元的97.49%,实现增加值51.89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53.23亿元的97.48%。仅麟北煤业公司2016年就直接缴纳各项税金400余万元,间接带来税源税金860余万元。
有了财政底气的麟游县,在“兜底扶贫”的路上也走得更加稳健了。
崔木镇杨家堡村贫困户刘永林家有5口人,妻子患小儿麻痹症,3个孩子不同程度残疾,家庭长期贫困。他家被纳入兜底扶贫保障政策后,每个月可领取兜底扶贫资金670元。如今,刘永林承包了40亩地,种植烤烟、玉米等经济作物,还开了一间小卖部。他高兴地说:“现在情况好多了,我们有挣钱的基础了,国家的政策就是好。”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