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期 第157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5-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一树梨花压海棠
新闻作者:文 / 商 竹


在宋代,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词的水平之高和普及之广,要把如今流行歌坛所谓的大咖、导师们甩好几条街。当时,凡得到柳永填词的歌伎都能红,可词人的生活却很潦倒。“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死后,还是那些歌伎们凑钱安葬的。柳永如任实职,领着工资,他的生活一定是另一个样子。
宋朝的科举取仕,给了底层文人上升的通道、优裕的待遇和宽松的环境。清廉如副部级的包拯,年薪换算成人民币,至少也过了百万。一般的官员,靠俸禄吃饭,即能游冶、豪饮、蓄妾、狎伎,悠哉悠哉,享受人生。当时文人吟诗如在朝堂,还是一本正经,坚持“文以载道”的传统;可填词如居私宅,尽可以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请来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这8小时之外的生活方式,如今有违规违纪之嫌,但在唐宋时都不是罪,而是士苑风尚,且被传为佳话。
世称“张三影”的张先,一直当的芝麻官,却拿着高工资,安享富贵,诗酒风流。这样的工作,当然巴不得延迟退休了。张先干到70多岁退休,活到89岁的高寿,一妻数妾,育有10子两女,大儿子和小女儿相差60岁。苏轼赠诗曰:“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实为其生活写照。这个生命力极为旺盛的词人,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在后来的8年里,得了两男两女,其中一个儿子张升后来作了名相。这种现象,在《诗经》时代,称为“枯杨生”。苏轼曾在一次家宴上调侃张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比张老年纪稍稍小一点的欧阳修,被誉为一代文宗,其实也很“坏”。欧老有言:“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自命“文章太守”的他,曾与歌伎们传花喝酒,也曾被个别人捕风捉影,讥讽为“帷簿不修”。做官为人如欧老,已进入自由境界,能够活得率真,洒脱,不畏人言了。欧老曾在好友面前坦言,平生最想犯的罪,是“酒黏衫袖重,花压帽檐偏。”到了这种程度,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事呢?
作为张先的好友,又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苏轼的婚姻生活,相对要循规蹈矩。18岁时,苏轼娶了15岁的王弗。王弗可以红袖添香,还是个“屏风美人”,人在屏风后,即能断准来客的人品。可惜这样完美的牵手,只有短短11载的缘分。王弗病故之后,苏轼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继续着幸福生活。但是,苏轼的最爱,却是小妾王朝云。朝云比苏子小20多岁,在12岁时与苏子初见,后来结为神仙眷属,极大地丰富了苏轼洒脱不羁的人生。
苏轼的好友苏坚苏伯固,家里也有小妾。回吴中隐居时,苏轼曾送他一曲《青玉案》,不忘幽默一下好友:“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这个“小蛮”,原是唐时白居易的至爱,后来作了美婢的代名词。年轻时的小白,长安米贵“不易居”。经历了几十年的官宦生涯,老白回洛阳养老时,据说有数百美人相伴。老白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能歌,小蛮善舞,最受老白宠爱。到了南宋,状元郎黄公度,仕途坎坷,黯然回家隐居时,倩倩、盼盼两个女侍已经长大了。“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嗔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此时的词人,美人侑酒到微醺,万丈豪情消磨尽,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名和利,解不开的愁和恨呢?
翻阅宋词,我们不难发现正是那些多才多艺,温柔美丽,有名或无名的年轻女子带给了词人幸福的生活,精神的慰藉,创作的灵感。也是她们,让人生充满诗意,成就了妩媚宋词。 (作者供职于商洛公路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