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4期 第66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3-2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民宅瑰宝
新闻作者:文 / 刘 崭
    有了阎禹高速,去韩城不必费5个多小时走108国道了。一路上,或许体会不到西汉高速蜿蜒在秦巴峻岭中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感觉,但2个小时的车程里,隔着车窗,映入眼帘的是黄土地的别样风景。3座特大桥使阎禹高速跨过黄土地上的沟沟坎坎,值得驻足欣赏其雄姿的有徐水沟和太枣沟特大桥。就是这条路,将黄河岸边的明珠与西安紧紧相连。
    韩城因清朝乾隆年间在京城做官的人太多,所以,出现了“朝半陕、陕半韩”之说。(意思是朝廷里做官的有一半是陕西人,陕西人里有一半都是韩城人)乾隆皇帝针对韩城独特的风情,下旨三道,其中有一道:民宅可仿北京贵族“四合院”修建。目前仍留有近1.5万所四合院,难怪韩城有“小北京”之美誉,而这些四合院属党家村保存最为完整和集中。
    村子在一个山坳里,从入口的山上,看下面的一个个屋顶,会觉得这是个崭新的村子,待进到村子里,就会有那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了。党家村院落的门楣或书“耕读第”或书“诗书第”,揭示主人的身份;厅房两侧山墙上,多刻有门庭家训,主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村里淳朴上进的民风表露无遗;从照壁、侧壁和运用镂空等手法雕刻的精美梁栋,不难看出当年党家村人出了做官的荣耀或对后人鞭策的喻意。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石径巷道之间以“丁”字路口为主,主要路口设有哨楼,村中央更有t望塔。如有匪患,可迅速撤离至北塬高处坚固的防御性建筑“沁阳堡”。巷道都是石头铺筑,路中凹陷,两边高,中间低,与我们今天的公路的两边低中间高的路拱恰好相反。显然,因条件所限,不可能修筑两侧留有排水沟的路,所以巷道这样设计的目的不仅不会占用很大空间,而且下雨天能起到排水沟的作用,迅速排水。如果不这样,积水渗透房屋的基础,就会危及到房子的安全。如此合理的排水系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尊重自然,服从自然,利用自然的意识。
    漫步在青石铺就的巷道上,看古老的砖砌围墙斜斜伸展,在一个个图案造型洋溢着东方建筑艺术精神、古朴而典雅的院落前驻足,被好客的村民迎进门唠唠家常,那种质朴,让人流连忘返。              (作者供职于西安公路研究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