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期 第157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5-30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宋词何止入情书
新闻作者:文 / 董邦耀


那时,我上初中,文革中的学校没有课本,上课是学工、学农、学军,对知识的渴求如同没奶的孩子。每到晚上,我就求教于隔壁的老三届大哥――牛子,当时,他高中毕业还没下乡。他给我讲了许多中外名著和作家的故事,还有唐诗、宋词。李白、杜甫、陆游、苏轼、李清照,都是通过牛子哥才知道的。有些诗词还看不太懂意思,只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好听,便记在自已准备的“诗词名句抄录本”上。
1973年夏末,刚修完的“三线”襄渝铁路,我又进了“三线”航空工厂。从这个山沟,进了另一个山沟,工厂里没有建立图书馆,业余文化生活依然匮乏,可读的书籍太少太少。偶尔发现别人手抄的唐诗、宋词,便如获至宝,借来抄在“诗词名句抄录本”上。几年间,不知不觉我零零碎碎地抄了不少宋词,还熟记了一些名句。
后来,粉碎了“四人帮”,各类报纸杂志复刊,能看到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率先再版发行了多种中外名著,我陆续购买了两纸箱的文学书籍,其中有《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让人欣喜若狂。
一位年长的朋友说,你都能写文章发表了,就帮我写一封情书吧,写完请你喝酒。于是,我的“诗词抄本”和新买的书,就派上了用场。我朋友得到女方的回复是:“收到你富有文采的来信,真不敢相信是你写的。读后,我被你的才情所打动,我被你的痴情所感动……”从此,请我喝酒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乐于成人之美,情书越写越厚,越写越多。遗憾的是,我现在的老伴,是父母之命指定好的,没有给她写情书的机会。
为了让朋友们满意,我对每个人的每封信,写法上都不一样。我根据朋友们与女方的基本进展情况,分别表述他对女方的美好印象,相思之情和永结连理的愿望……在倾谈人生感触和倾慕之心时,尽可能模仿宋词的豪放与婉约的风格,再灵活地借用柳永、秦观等词人的情词名句,这样装点的情书不仅浓情蜜意,还文采裴然。在写对女方的印象时,借用“身材儿,早是妖晓,算风措,实难描”(柳永《合欢带》)。“脸色朝霞红腻,眼色秋波明媚”(晃补《斗百花》)。在写离别之苦时,巧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诉说”(柳永《雨霖铃》)。“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在写相思之情时,亦可妙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当时,像给自己的女友写情书,很认真,很洒脱,朋友们都说请我喝酒值。那时,还真有几对被我的情书写进婚姻殿堂的。
再后来,恢复了高考。在辽宁大学中文系里听古代文学史,老师把宋词归纳在“两宋文学史”里,并说宋词是词史上的黄金时代,词的发展兴盛,是由宋代完成的。
我记得,北宋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拘束,不再是情词艳曲,开扩了题材范围,无论是边塞风光,历史兴亡,山水风物,爱国豪情,还是英雄壮志,身世感慨,羁旅行役,咏物抒情,以至田园风光等等,均可入词。而且增加了许多词牌,新调,使词体,词调得到了新发展,提高了词的艺术表现力。
我还记得,南宋出现了以辛弃疾、陆游、陈亮,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爱国词人。这一大批爱国词作的出现,继东坡词后给宋词增添了灿烂的光彩,大大提高了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我看来,爱国宋词,岳飞的《满江红》应是首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还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还有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些爱国词作,让人不仅看到他们的离情别绪,绮丽婉约,还让人看到他们的爱国壮志,豪放悲壮。
我深深地感悟到,宋词,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儿女情长,闲情逸致,怀才不遇和生死愁苦,我们读到更多的是“精忠报国”。爱国,这个永恒的主题,宋词,达到了一个高潮。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民族蒙难,国土沦丧时刻的战歌。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