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期 第158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6-02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文明服务的空间有多大
----------铜旬分公司文明服务创新所见所感      
新闻作者:文 / 郭少言

这是一个时刻都在变化的网络和信息的时代,我们在几年内经历的变化比我们的前辈一生经历的还要多。许多事情正在经历着概念的快迅升级,甚至是颠覆。总有一些人对这个变化的时代保持着敏感,不断接受和开发出新的东西出现在生活工作中。在这种时代,如果一年没去一线单位看一看,当记者的就要out了。
十年前,我去参观运营公司的文明服务,还都在对着镜子练习微笑;五年前,有公司内部人拿着掌中宝摄像机坐在旅客车中,“偷拍”文明服务现场,企图量化考核评星,干得跟侦探一样费劲。去年,在铜旬分公司看见车道上安装了摄像头,录音录像的画面实时在手机端显示,任何纠纷都在当班人员的掌握之中。这个处理纠纷与服务考核的办法很快不胫而走,在其他公司流行起来,有的单位给这套系统起个好听的名字“微笑眼”。
今年5月再去铜旬,又发现好多新东西。每隔两三百米的防撞板上安装了一小块太阳能板(直线300米一个,弯道200米一个),这可不是让司乘在上面烤鸡蛋的,而是一个自带能源的报警系统,可感范围刚好是两三百米,期间任何一块钢板被撞,也就是路上出了问题,都会立即报警给巡查人员。路政、养护就会在第一时间带着替换钢板赶到现场,处理事故。隧道门口的标志牌也变成自动的,控制线路用了三个单片集成电路,停电异常一发生就自动翻牌,转到“隧道停电开启大灯”的一面。即便是突然停电,当班人员没来及采取措施,司机会在停电同时看到开灯警示牌,安全进入隧道,来电时又会自动翻牌。我对这个装置很感兴趣,因为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过数次这种情况:大车盲目冲进隧道,因突发停电或光照不够或户外过于艳阳高照,隧道内漆黑一片……被撞到的不仅有小车,还有我们正在抢修电力的工人。比我更感兴趣的是运营单位,近期多个单位联系要这东西,因为市场上没有。仔细观察这些小装置,其实挺简单,有点像学生们在物理实践课上做的小模型,成本也不大,不需要巨额的投资。他们还用废旧的鱼竿、摄像头、手机、LED灯等材料自制的“绿色通道查验仪”,其探杆可以伸缩,把车厢里的视频传输到手机显示屏上,还真没花什么钱。还有,保洁人员清扫的路线通过GPS反映到手机端,养护管理人员打开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保洁死角,以及工人的活跃度。在安全、养护管理、文明服务上,这些小创新解决了很多麻烦。特别的是,这些小装置积极地利用了网络和实时共享的潮流,把随时随地的播客生活运用到了公路管理中。当文明服务可以借助网络实时共享技术,那么要量化也就容易了。
可能有人觉得这些都是科技小发明,跟文明服务没多大关系。我还是宁愿把这些小创新归结到文明服务的改善提高中。这很简单,把自己换位到一名司机,走到高速公路上体验一下。我过收费站的那几秒钟,其实不会仔细看收费员露齿微笑时,露的是八颗牙还是少了两颗,只有六颗牙!当然我也没时间去数。我关心的是钱有没有给我找错了,或者我问的那个地方,她能不能准确地告诉我。当我前面的车打瞌睡撞了护板,横七竖八地抛锚在路上,我关心地是能不能把这车修好,快点让开道路。当我进隧道的时候,最不想视线不清出什么岔子。当我加速奔驶在宽敞的八车道时,可不想路上的垃圾令我踩急刹车……当这一切担心都没有遇上时,我才能算是体验到这条高速公路上的完美服务,我才可能觉得这条路很“文明”。所以,安全、养护的效率和水平,对司乘来说是重要的文明服务内容。
铜旬在文明服务的量化工作中,没有把重点放在抓“微笑”上,而是致力于抓这些“小技术活儿”,每年都订几个发明创新的目标,还把它们当做文明服务的内容开展创新活动。令我觉得耳目一新,不是那些小装置多么的新颖俏皮,而是这个关于文明服务的思路,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对文明服务的定义:到底只是服务态度的问题,笑与不笑的问题呢?还是公路为人服务的功能和水平的综合提升?幸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权威”的定义,这使我们对文明服务有了想像的空间,让一线运营单位有了更多创造和发挥的空间。
网络改变生活,在一切领域发生着影响。去一线看看文明服务的新变化,网络能干什么,服务的空间就有多大。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