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期 第1581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6-0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对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的思考
新闻作者:文 / 张 路


网上售票、公交一卡通、ETC全国联网……随着“互联网+”时代大潮的呼啸而来,让传统的交通运输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交通思维”。作为给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和营造氛围的新闻宣传工作,也在适应并试图引领这一变化。
2011年,微信一经推出,便迅速抢占社交市场,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更是让众多单位和个人如获至宝,将其视为“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新媒体宣传的重要途径。然而,微信固有的熟人社交属性、私密空间属性、强关系传播属性和原创工作量大、推广难度高、阅读转发量少、粉丝增长缓慢、可持续性运作不确定性高等问题,也让各公众号运营者头痛不已。
初识微信公众号
前两年朋友们聚到一起,经常会有人感慨:“玩微博的人少了,玩微信的人多了!”现在没人感慨了,因为大家都在低头刷朋友圈。正如腾讯公司的宣传语“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所言,微信已经越来越普遍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其自身的发展速度也让人惊叹。微信自2011年1月推出,2012年3月用户数量就突破1亿,用时433天;2012年9月用户数量便突破2亿,用时仅180天。而截至今年5月份,微信用户的数量更是上涨到了9亿。
庞大的用户数量,让人们看到了微信的价值。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其“群发图文消息或广告”的功能,让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单位将其视为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之一。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句宣传语,让越来越多渴望的人希望可以有一个“由自己掌控的流量入口”,一个可以自由发声的“麦克风”。
据腾讯公司统计,目前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千万级别,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3大类。服务号是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全新的服务平台。服务号只有企业或组织等属于官方机构的主体才能申请,每月只能群发4次消息。订阅号是为媒体和个人提供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的服务平台。订阅号企业或组织、个人等都可以申请,24小时内只能群发1条消息,目前我们交通行业内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多为此类。企业号是为企业或组织提供移动应用入口,帮助企业建立与员工、上下游供应链及企业应用间连接的服务平台。企业号目前已升级为企业微信,预设打卡、日报、审批等轻量OA应用。
今年初,微信公众平台还推出了“小程序”免安装应用,不同的小程序,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查询公交、共享单车、打车、买机票等,只需要扫描二维码或是搜一搜,就能立即使用。
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和小程序,只是微信公众平台划分的四大业务板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根据公众号持有者的性质和推送内容进行划分。
按照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机构,可以分为政务、民生、媒体、智慧生活与创新等;按照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可以分为电子商务类、公共服务类、新闻资讯类、娱乐休闲类、视频影音类、教育文化类、行业知识类等。
容易出现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功能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无论是单位和个人,都纷纷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是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
内容更新缓慢。“僵尸微信公众号”,顾名思义就是更新不及时,陷入停更或者低频更新状态的僵尸号。根据企鹅智酷发布的2016《微信影响力报告》看,2016年2月全样本账号的月活跃比为65.23%,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微信公众号一个月都没有更新一次。我国政务微信公号已逾10万。相对于市场化的微信公众号,缺少运营压力和运营热情的政务微信公众号更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
信息同质化严重。在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用户面临的问题不是看不到信息,而是信息过载。信息同质化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首先在内容上,尽管有编辑进行把关,但很多公众账号在选题上仍然按照传统媒体的重要性、影响力等标准进行筛选。其次在传播形式上,很多微信的特色没有被重视,仅以图文组合专题形式进行信息推送,远远不能体现微信作为信息传播平台的优势,也难以维持用户的注意力。
忽视用户数据。微信公众号是用户数据的富矿,通过对订阅者的用户资料、信息获取习惯、阅读行为、信息提取关键词等数据的挖掘,不仅有利于微信公众号运营方更加了解订阅者偏好,向订阅者推送更精准的信息,同时深度挖掘基于微信公众号产生的用户数据,也可运用到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广告、舆情分析等用途。但目前多数微信公众号对用户数据深度挖掘不够,对数据的深层有效利用还没有形成。
推广力度不够。与微博的开放性不同,因微信平台本身具有私密性特征,基于强关系的传播方式决定着微信公众号不能像微博一样在短时间内通过多层级的传播和轰动效应等吸引大量的粉丝关注,形成庞大的粉丝群。对于一个没有用户基础的微信公众号来说,其账号的开通如何让用户知道,如何让公众号所针对的用户知道有这个公众号的存在,是用户能否订阅公众号的前提。
建议和对策
微信公众号若想得到长远发展,除持续更新保持活跃外,还必须考虑微信的功能定位、核心价值、信息传播规律、手机媒体使用习惯和优质内容等多种因素,在数据挖掘、定制服务、沟通互动等方面下工夫,增强用户黏性,获得稀缺的注意力资源,从众多的微信公众号中脱颖而出。
坚持内容为王。对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开发是提升用户体验的一项重要途径,而优质的内容生产则是微信公众号安身立命的根本。据报道,公众号每天推送的文章中,原创内容只占到一成,常常是冷饭炒了又炒,那“掉粉”是必然的了。作为行业微信公众号,我们的优势首先在于运营人员、内容生产者均为一线员工,拥有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这就具有了内容的独特性、首发性;其次,交通运输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要开车行路,这就具有了实用性、关注性。因此,只要用心策划主题、精心打磨文字,细心用好形式,就能推出“爆款”内容,让文章源源不断的在朋友圈传播,吸引更多用户。
注重沟通互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订阅者进行互动可以促进公众号保持生命力。微信的特点决定了公众号运营者不能单纯地将之视为一种信息传播渠道,而忽视它的私密性和人际交往的属性。如果没有互动,就无法凸显微信公众号与新闻软件、电子报纸的区别。与用户互动除了回复留言、发表评论、提供信息、答疑解惑等人工客服模式外,还可以创办一些特色活动和特色栏目,例如最美人物评选投票、文明服务调查问卷、微拍创作大赛、语音播报等,让用户感到被尊重及平等交流的语境,增加公众号与用户的感情,让用户变成粉丝。
加强平台联动。微信是熟人社交平台,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仅仅依靠提供新闻资讯远远不够,必须将公众号平台与网站、报刊、杂志、服务端口等其他平台进行联系,进行不同平台间的联动,强化服务功能,互相取长补短。以大件运输企业的公众号为例,不仅可以通过菜单定义或添加链接的方式将用户向企业网站导流,还可以链接实时路况、物流信息、资格证书查询、大件运输审批等平台,提升用户对公众号的认可度和依赖度,增加留存度。
重视数据反馈。2014年下半年,微信公众号增加了数据统计功能。运营者可以在后台看到用户数目增减、用户身份属性、图文消息阅读人数、消息分享转发人数等各方面数据。作为行业微信公众号,可以按照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邮政等大类进行推送,甚至可以具体到公路里面的高速公路收费、路政、养护等业务口进行精准群发,确保用户看到的都是最实用、最希望了解的,以此来培养用户的持续关注并形成习惯,转化为粘性用户。
此外,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风格定位、排版编辑、推送时段、群发频率、表现形式等也需要运营者花足够的心思去修饰和雕琢,给读者以最佳的阅读体验。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