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期 第66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8-04-04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书香飘逸的日子
新闻作者:李 婷
    有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些思想高尚的人对话”,还有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我读书,却仅仅只是因为爱好而已。从上中学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读书,读书便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乐趣。时至今日,在每天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在每个夜深人静月华怡人的美丽夜晚,我总会悠闲地躺在床上,和着台灯发出的柔和的光芒,手捧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暂时忘掉尘世中的种种拥有和得失,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那样的时刻大约是我每天最快乐的时光了。
    回首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涯,读书最多最集中的时间要算是上大专的那两年了。那时,虽然我所学的专业与文学无关,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我的读书热情。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我认真地读着所有我能找得到、借得到书籍,那样的时刻,我常常用自己以为深刻的思想去思索和挖掘生命与人生的种种存在。
    那真的是一段读书的好时光。从《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围城》、《撒哈拉的故事》、《穆斯林的葬礼》到《百年孤独》、《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基督山伯爵》、《荆棘鸟》、《呼啸山庄》,从《泰戈尔散文诗全集》、《普希金诗选》、《白朗宁夫人十四行情诗》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从《荷马史诗》、《傲慢与偏见》、到《红楼梦》、《张爱玲文集》等等,一本本书在我们手中传阅。许多年以后,书中的许多情景和内容还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读《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看到了中国农民走过的历程和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读《百年孤独》,品味一个家族百年间因为相互间缺乏沟通而不理解不团结直至由繁荣走向衰败的历程;读《飘》,感叹于郝斯佳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失去了最钟爱她的白瑞德;读《泰戈尔散文诗全集》、《白朗宁夫人十四行情诗》,仿佛听到了心灵对爱与美的呼唤;读《唐诗三百首》,恍若看到了李白坦荡的心胸和豪迈的情怀;读《呼啸山庄》,为希剌克厉夫与凯瑟琳用生命书写的爱情所感慨;读《张爱玲文集》,惊叹于20岁出头的张爱玲对于人情世故深刻而透彻的理解;更有一本《红楼梦》读过不知多少遍了,但每一次读来都会有新的感受。因为书是借的,后面还有人排着长长的队等着看,惦记着还书的日子,我们争分夺秒地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每晚宿舍熄灯后我们则挑灯夜战,看到兴奋处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同宿舍一个学文秘的“书虫”,在小小的床上堆满了课本、各类英语书、练字的书,还有不知从哪里借来的各类名著。每晚睡觉时,她总是在那些书堆中扒一个坑,然后铺上被子钻进去睡,一晚上连翻身都很困难。同学建议她把书拿一部分回家,她却说:“其实我家离得很近,我是为了看书方便才住校的,睡在书堆里感觉特别踏实”。从那以后我们这对有着共同爱好的“书虫”便成了好朋友,两人常常是左手握着一杯清茶,右手拿着一本书,在书香、茶香萦绕中,我们交流着对每本书的感受。那时候,仿佛空气也粘上了淡淡的香气。
    不经意间,那两年书香飘逸的日子就那样从我们指间匆匆流走,但那些美好的读书时光却永远地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正如古人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些书让我们终身受益匪浅。我们在书中徜徉,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在书中成熟,懂得了用一颗宽容仁爱之心去对待他人,也善待自己;明白了生命中的每一次拥有都源于奋斗,而奋斗的生命才最有意义。我们在书中顿悟,生命就是一次追求爱与美的历程,更给了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以淡然的心态面对人生的风雨,生命就会充满了阳光和色彩。
  (作者系铜川市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