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3期 第1632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12-08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第四版 < 上一版   
生命怒放 人生不枉
新闻作者:■ 许 强



初读《在困难的日子里》是2012年刚参加工作后,在收费站图书室看的。当时自己对这本书并没有什么概念,之所以捧读,完全是因为基于对作者的崇拜和对书名的兴趣。
“贫穷我可以忍受,但是精神上的贫穷我不能忍受,因为那是真正的贫穷。”这是书中主人公马建强的独白,也是我至今引以为戒的人生座右铭。可能是一直生长在农村的缘故,我非常能理解甚至钦佩,马建强能在那个时空背景下,在生理和心理备受煎熬和打击的同时,始终不忘初心,以优异的成绩和高尚的品格,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身边也有一些看过这本书的朋友,都在说他们从中受益匪浅。尽管我无法得知,他们通过这本书究竟懂得了什么,可当我在读完这本书后,俨然已被那种对现实、对命运、对未来充满高昂斗志的精神所深深折服。一时间诸如拼搏、坚守、感恩等这些极具生命特性的词汇,不停地闪现在我脑海,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路遥先生他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不仅是要在困难和逆境中学会坚守和奋进,更有种对环境的挑战和人生的思考。
人生是什么?生活是什么?这些巨大的话题,以我的感知断然无法解释一二。那处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怎样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享雕琢的自己人生,多姿多彩地装点自己的生活呢?借着对“马建强”这个极具生命特性的人物的认识,我觉得首先一定要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我们不是演员,不可能在每个舞台上都可以得到喝彩;更不是神仙,不是每件事都能信手拈来。我们只是普通人,完全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融进那些与自己不相干的圈子;再次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道理,要相信这世间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这一生总要越过几道坎、转过几次弯才会发现更好的自己;最后就是要有直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虽然这无疑是个痛苦的过程,但凡是最终战胜困难与诱惑的人,无不在精神上感到一种成功的愉悦和对生命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这种成功的愉悦感的大小和你经历过的痛苦永成正比。
“不论国家和我们个人前途遇到多大的困难,遭到多大的不幸,我们决不应该丧失信心。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勇于牺牲,手拉着手克服困难,使我们的青春无愧于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这既是吴亚玲写给马建强的信,也是这本书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段话,也让自己更加笃定了前行方向和奋斗目标。
借着对《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本书的理解,我认为人生只有经历种种考验和磨砺,才会成长会进步。因为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一次基于对社会现实和事物本质最深层次的窥视与理解。只有经历了不同的人和事,才能不断地扩大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提升自己潜在的气质和处事的态度,也才会明白有很多事情,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才会懂得什么事该放下,什么事改珍惜,曾经那些年少时浮躁的梦和不安的灵魂,终会被现实打磨的棱角分明,愕然回首那些过往,我们竟显得如此可爱和执著。
环境会有所不同,命运也会有暂时的不公,改变这一切不只是随口一说,唯有知耻而后勇,用实践来证明自己。也只有在困难的日子里,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认真做事、老实做人的态度,才会在怒放的生命中,抒写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系勉县管理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