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桥位于汉阴县涧池镇街东侧的月河北岸,距东坝村南约250米,跨涧池沟,东西走向,半圆拱单拱石桥,始建于清朝初年,道光辛丑年(1841)改建为拱桥,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全长13米,宽3.2米,净跨度约10米。条石拱券。桥面为青石铺砌的石台阶,中间为排水设施,南北两面各有石雕龙头一个。桥南侧壁上嵌光绪二十七年“同心桥碑”1通,圆首,方座,高1.25米,宽0.58米。碑阳面碑文记载:“岁夏六月”,洪水冲毁拱桥,“有同心诸人”拟议修复,“阅四月而竣工,约费千金”。碑文中所述洪灾汉阴县志中并无记载。碑阴面书“同心桥”三个大字。
据传,涧池因早年用木制笕槽将溪水引入街中水池而得名,为安康东西古驿道月川道上的驿站,明代有100余户。月川道循月河河谷而行,西连子午旧道,北接石条街栈道,为横贯汉阴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干线。后被汉白公路取代,即现在的316国道。1991年版《汉阴县志》记述,“全县有记载或遗址可考的古桥33座,其中官署倡修3座,士绅捐修17座,募修13座,多为1至2孔的石墩石板桥及砖拱桥。天长日久雨蚀水冲,现多数被毁。”
同心桥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汉阴县志》、1998年版《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2012年版《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安康卷・汉阴文物》等对同心桥均有记载。为加强文物保护,立于桥头的文物保护碑明确,重点保护范围为桥身、桥墩及引线;20米范围内为一般保护范围,区域及河道内不得从事开挖、修筑建筑物;建设控制地带为东接涧池镇东坝村通村路,西接涧池集镇老街,南距月河约15米,北距316国道约150米。